十二正经上的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是灵龟八法的基础穴位

十二正经上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叫做特定穴 , 特定穴中有一类穴位经气通于奇经八脉 , 叫做八脉交会穴 。 八脉交会穴不仅可以治疗本穴所在经脉和所通奇经的病证 , 而且可以应用于时间医学 , 也就是灵龟八法中的取穴 , 从而加强治疗效果 。
八脉交会穴 , 一共八个穴位 , 即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列缺、照海 。 《医经小学》将这八个穴位编纂成歌诀:“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 , 阴跷照海膈喉咙 。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八个穴位 。
1.八脉交会穴的定位和功效(1)公孙
公孙是足太阴脾经络穴 , 联络足阳明胃经 , 通冲脉 。 定位在足内侧缘 , 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 赤白肉际处 。 具有理气健脾、和胃降逆、调畅气机的作用 。
十二正经上的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是灵龟八法的基础穴位文章插图
(2)内关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络穴 , 联系手少阳三焦经 , 通阴维脉 。 位于前臂掌侧 , 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 腕横纹上2寸 ,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具有和血行气 , 通经止痛 , 安神定志的作用 。
十二正经上的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是灵龟八法的基础穴位文章插图
(3)足临泣
足临泣是足少阳胆经输穴 , 通于带脉 。 位于足背外侧 , 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 , 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 取穴时 , 可采用仰卧的姿势 , 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 , 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 主治胆经和带脉相关的病证 。
十二正经上的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是灵龟八法的基础穴位文章插图
(4)外关
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络穴 , 联络手厥阴心包经 , 通阳维脉 。 位于前臂背侧 , 在前臂后区 , 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 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 , 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 具有联络气血 , 补阳益气的功效 。
十二正经上的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是灵龟八法的基础穴位文章插图
(5)后溪
后溪是手太阳小肠经输穴 , 通于督脉 。 位于微握拳 , 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 具有强化督脉阳气的功效 。
十二正经上的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是灵龟八法的基础穴位文章插图
(6)申脉
申脉是足太阳膀胱经穴 , 通阳跷 。 位于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 具有补阳益气 , 疏导水湿的功效 。
十二正经上的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是灵龟八法的基础穴位文章插图
(7)列缺
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络穴 , 联络手阳明大肠经 , 通任脉 。 位于在前臂桡侧缘 , 桡骨茎突上方 , 腕横纹上1.5寸 ,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 或者以左右两手虎口交叉 , 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 , 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 具有宣通肺气 , 通调经脉的作用 。
十二正经上的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是灵龟八法的基础穴位文章插图
(8)照海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腧穴 , 通阴跷脉 。 定位在踝区 , 内踝尖下1寸 , 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 。 具有补肾益精 , 调畅阴跷的作用 。
十二正经上的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是灵龟八法的基础穴位文章插图
2.穴位相配的主治病证根据歌诀 , 八脉交会穴是上下相配的 , 分成四组使用 , 发挥协同作用 , 使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 其组成及主治病证如下:
十二正经上的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是灵龟八法的基础穴位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