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抗疫,捷报频传 | 治疗新冠肺炎,中医为啥有作用?( 二 )


《黄帝内经》对疫病的发生 , 有天、人、邪“ 三虚致疫”的理论 , “天虚”是指五运六气的失常运行;古人把五运六气的失常视作发生瘟疫最主要的原因 , 故古人把瘟疫称作“天行” 。
《黄帝内经》运气学说中 , 共有7次提到“温疠”、“温病”的发生 , 分别为辰戌之岁的初之气 , 卯酉之岁的二之气和终之气 , 寅申之岁的初之气 , 丑未之岁的二之气 , 子午之岁的五之气和己亥之岁的终之气 。 上一次明显就是2003年盛行的非典 , 2003 年属癸未年 , 而当年也有不少学者不断认证 , 认为疫情就是癸未年所提示的“温疠大行”;
基于这些认识 , 那么2019年底爆发的肺炎“温疠”提示就值得关注了 , 按照五运六气的推算 , 2019年己亥年终之气时段有可能出现疫病 , 五运六气中亦有记载“上厥阴木 , 中少宫土运 , 下少阳相火 , 风化清化胜复同 , 所谓邪气化日也 , 灾五宫”;
而“五宫”在洛书九宫中正好处于中央 。 五运六气对地理位置来估算 , 本次的疫病很有可能首先发生在我国中部地区 , 而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六省份中的湖北省的省会 , 地属东西南北交通的中部枢纽 , 而正好12月末在武汉正好爆发了此次的疫情 , 并辐射开来 。
因此从五运六气的理论来看 , 这一次的五运六气理论预测结果与疫情实际发生的有一定的相似度 , 值得参考 。
中医如何有效对抗新冠肺炎?在本次肺炎疫情开始到逐渐爆发 , 中医在治疗中参与的角色越来越重 。
从一开始中医参与进来 , 再到2月4号国家规定在有条件下中医需要参与全部患者的诊疗 , 再到目前的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 , 轻症中医治疗为主 , 从这些的种种变化 , 都可以看出中医治疗的参与度在逐步提高 。
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首次开始出现中医的治疗方案 , 到后面连续三个版本的不断改进 。
从早期的分时间轴来分型和治疗 , 到现在的实行第六版的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的分型和治疗来看 , 其主要针对的病位都是肺 , 总结了这几版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 。
可以这样划分:
疾病早期---邪郁肺卫 , 枢机不畅;
中期---邪正相争 , 湿毒入里化热壅肺;
危重期---邪盛正衰 , 内闭外脱;
疾病后期---邪去正虚 。
中医抗疫,捷报频传 | 治疗新冠肺炎,中医为啥有作用?文章插图
这一个的疾病进展与肺藏的生理特点和经脉的传变也有关系 , 肺为娇脏 , 早期宜化湿以防湿邪郁闭以后化热;但又有人认为部分患者早期患者多具有发热、无汗、乏力等症状 , 认为是《伤寒论》太阳病具有“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的症状 , 而误辨为感受风寒湿夹杂而侵袭人体卫表所表现的表证、太阳病 , 进而误用辛温解表发汗治疗;
但结合临床的观察再本次疫病初起 , 鼻塞流涕等表证相对少见 , 虽有发热、体痛 , 但多为低热 , 身热不扬 , 无明显恶寒表现 。
因此我们需要抓住“有一分恶寒才有一分表证”的核心病机 , 正确判断出此为湿温病机导致的湿邪郁肺、枢机不利出现的症状 。
当以芳香化湿辟秽 , 透表散邪的治疗原则;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 , 当病邪进入阳明 , 肺气不宣与腑实不降形成恶性循环 。
阳明腑实 , 邪气有所依附 , 湿热化毒 , 瘀闭肺络及心包 , 从而出现咳喘、呼吸困难、咯血 , 这时候也是对应着急危重症期 , 需要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同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 “留一分胃气 , 便有一分生机”、“留得一分津液 , 便留得一分生机” , 脾胃的盛衰为疾病进退的关键 , 脾胃为后天之本 , 气血生化之源 , 脾胃的功能直接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好坏 。
因此在中医方案都提及了需要顾护脾胃 , 尤其是疾病后期 , 有条件都是推荐米汤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