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平20年前“疟疗”艾滋,美国合作者被查( 三 )

19例“疟疗”艾滋病,“可证明安全性”

通过注射感染疟疾、诱导持续性高烧,这种被通俗地称为“以毒攻毒”的疗法在20世纪初由一位奥地利医生“发扬光大”。

彼时青霉素尚未发现,医生对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梅毒束手无策,而晚期梅毒患者会导致神经性梅毒,典型表现及为麻痹性痴呆,患者因此难以避免死亡的结局。1917年,奥地利医生Julius Wagner-Jauregg通过直接向患者注射来自疟疾感染患者的血液,人为制造疟疾感染,结果发现疟疾对晚期梅毒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虽然其作用机制并不明确,但1927年诺贝尔医学奖仍授予了这位奥地利人,表彰其“发现了疟疾在治疗麻痹性痴呆中的治疗价值”。

陈小平试图效仿Wagner-Jauregg。他在博士论文中提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HIV/AIDS就像当年的神经性梅毒一样被列为“不治之症”。陈小平等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下”,开始尝试疟疾疗法治疗HIV/AIDS感染的Ⅰ期研究,开展地点在广州。

Ⅰ期研究共选择了8例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23、40、34、29、27、31、33和31岁。每个HIV阳性患者均经静脉注射间日疟现症病人全血10毫升(疟原虫总数约1000万至1600万)以诱发人工间日疟。疟疾高热阵法10-20次后用抗疟药物氯喹中止(治愈)疟疾。患者在治疗及以后的随访期间均不接受任何抗HIV或抗艾滋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