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不说“假话”写不了作文,语文教育哪里出了问题?( 五 )


中学语文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1998年 , 王丽带着这个问题去采访了钱理群 , “我觉得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小学的问题 ,也不仅仅是大学的问题 , 而是整个国家教育的问题 。 其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 。 ”钱理群说 。 “应试教育的本质就是实利性教育 ,就是急功近利 ,不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培养 。 ”
这一回答如今依旧适用 , 在钱理群回复《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中写道:“我们这些年所贯彻的教育 , 也还是被拦腰砍断的教育 , 是片面的、残缺的、丧失终极目标的教育 。 ”
所谓“片面”“残缺” , 是以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理念为对比 , 即军国民教育(即现在所说的体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 钱理群认为 , 前三者是教育现象学的问题 , 服从于现实需求 , 世界观教育则是告诉学生如何看待物质世界 , 追求对人格的培养 , 是超越政治和科学的关怀 , 美育正是超越现实到达彼岸的桥梁 , 甚至可以替代宗教 。 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经世致用 , 看中实用性、功利性 , 导致国人缺乏想象力和终极关怀 , 无法接受超功利的美育 , 美育在今天被缩小成了音乐、美术课 , 这也使今天的教育成了“半截子教育” 。
语文到底怎么教?
2007年秋天 , 从头带高一理科实验班的董玉亮做了一个实验 , 他找来班上几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 让他们按高考要求在两个半小时内做完一套卷子 , 结果最高有120多分 , 最低的也有110多分 , 学生不知道 , 那就是一套高考真题 。 “在没有任何训练和暗示的情况下 , 裸考120多分 , 所以这三年到底要教什么?”董玉亮想 , “如果一直做应试训练 , 没准分数还下降了 。 ”
不久 , 北大附中就开始了一场备受争议的教学改革 。 2010年起 , 学校取消了原来的教研组 , 按照课程体系建立了4个学院 , 行知学院主要围绕国家基础课程展开 , 董玉亮就是行知学院教师 。 其余三个学院各有偏重 , 比如元培学院偏理科 , 博雅学院则以文科为主 。 学生也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坐在固定的行政班里等老师来 , 而是按照自己选择的课表去不同教室上课 , 类似于大学生上课模式 。
【中国新闻周刊|不说“假话”写不了作文,语文教育哪里出了问题?】改革后 , 语文课程将原来高中阶段5本必修教材分类整合成4本 , 对应在高一一学年学完 。 学生到高三进入预科部 , 做应试训练 。 董玉亮所在的行知学院在高二阶段开设了17门经典专书阅读课 , 他本人每个学段都会开设《鲁迅》《论语》和《古代文化史》三门课 。
以《鲁迅》课为例 , 第一单元是给鲁迅“撕标签” , 褪去“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新衣 , 还原鲁迅真人 , 看他是如何做儿子、父亲、学生、老师和丈夫的 。 为此 , 学生要了解周伯宜对鲁迅的影响 , 鲁迅对儿子周海婴的教育 , 读鲁迅妻子许广平写的回忆录和鲁迅身边人对他的评价 , 以及参考鲁迅自己在“五四”运动后写的一篇著名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在这篇文章中 , 鲁迅提倡家庭改革 , 反对父权在家庭中对子女的羁缚 。
对比之前学生读完朱自清《背影》后所写的“父亲” , 董玉亮发现 , 学生读完《鲁迅》“父亲单元”后 , 所写的“父亲”与“我”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 , 父亲如何影响了“我”、“我”又如何改变的了父亲 , 会读到父子相处中的冲突、反思、变化与依恋 , 学生笔下的父亲在“我”的生命中、又不在“我”的生命中 , 而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我看到的山一样的“父亲”形象 。
“这些东西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 , 学生自己读完之后 , 就想写 , 就想表达 , 会写出上万字的文章 , 至少都是思辨层次上的创作内容 , 学生收获的也不仅是写作能力 , 还有对社会和人生的关照 。 ”董玉亮说到这里格外激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