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不说“假话”写不了作文,语文教育哪里出了问题?( 三 )


教师的能力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 韩健曾应社会教育机构邀请到全国各地高中做考高冲刺准备的讲座 , 在一些中学的早读课上 , 她看到有语文老师抄了一黑板的成语和近义词辨析让学生背诵 。 “这些所谓的积累都不能算是写作可用的砖块 , 而是砖粉 , 抄板书、记词语的做法太过低估一个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了 。 ”韩健说 。
“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 , 学生被动去记忆老师讲的内容 , 是没有感触的 。 ”董玉亮介绍说 , 北大附中的语文课是翻转课堂 ,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 2014年秋季起 , 董玉亮新开设了一门《鲁迅作品选读》 (下文简称《鲁迅》) , 每次上第一节课前两到三周 , 他都会把近两万字长的《回忆鲁迅先生》布置下去 , 让学生提前阅读 , 课上分享一处文中最有感触的地方 , 二十多人的小班课堂上 , 每人说一点 , 刚好一节课60分钟 。
起初董玉亮也会担心 , 文章中有价值的内容会被学生忽略 , 但他很快发现 , 这堂课的价值是学生分享读书的体会和感动 , 远比老师讲得多精彩深刻来得有意义 , 学生讲完 , 会盼着上第二堂课 , 而老师讲得再精彩 , 学生也不会对课程有更多期待 。 “作为老师 , 从教育精神和道义上 , 都不可以剥夺孩子思考和表达的权利 。 ”董玉亮说 。
精神价值的失落
李梓新的少年三明治课上的小学生经常下意识地区分“哪些东西不可以写”“有些东西写了可以得高分” , 课程总监、80后上海作家许佳分析说 , 孩子们很可能是从老师读的范文、看的作文选中总结出的规律 , 这其实是一种惰性思维 , 觉得这么写就行了 , 直到学校要求更多的时候才会走到下一步 。 “对很小的孩子说 , 写作就是这个样子的 , 与他们的真实情感不相关 , 他们很困惑 , 很快失去兴趣 。 ”许佳说 。
作文该怎么写?语文教育该怎么教?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问题 。 1997年 , 一位从浙江来到北京教书的中学语文老师王丽感慨“中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实在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 , 她将教材陈旧、考题荒谬等现象整理成《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一文 , 发表在刊物《北京文学》上 。 王丽没想到的是 , 这篇文章与同期发表的另两篇反映中国语文教育弊端的文章一起 , 在21世纪到来之前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 , 并促成了1999年开始的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 。
当年最令王丽苦恼的是教材的陈旧与落后 。 那时高一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中 , 约一半编选篇目是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考虑的 。 作文教学的公式化、教条化更是让王丽觉得“不可思议” 。 教学参考书提供的分析公式几乎可以套用在每一篇议论文课文上 , 即“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王丽称之为“三股文” , 且很多议论文篇目很不接地气 , 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 而是以议论的精辟、言辞犀利或审美价值引发读者思考或美的感受 , 当时的高考作文题目也是“三股文”套路 。
当时的语文教材已经经过一定改良 。 此前 , 语文更看重政治性和教化作用 , 甚至一度没有教材 , 1977年恢复高考后 , 才逐渐转向对语文知识和读写能力等工具性的重视 。 这原本是好事 , 但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 语文逐渐沦为“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教育 , 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 , 缺少人文关怀 。
应试环境下 , 学生缺少宣泄渠道 。 时任《萌芽》编辑孙悦在《“新概念作文大赛”是如何萌芽的》一文中回顾 , 当时杂志销量下滑 , 面临市场困境 , 几经改刊最后决定“重新回到青年中” , 以“提高学生文学修养”为目标 。 编辑部很快也发现了当时语文教育的问题 , 即只重视语文知识的量化 , 忽视了从文本和人本角度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 学生死记硬背、套话套作、所想不能表达 。 为什么不针对想象力丰富的高中生搞一个类的征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应运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