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响“离开”微软,小冰如何成长?|独家专访小冰CEO李笛( 五 )


让他们变得更好的方法是 , 比方说我们的篇章内容主动学习 , 你可以随时转发一些文章 , 你的人工智能这样他就能够学到这些文章里面的知识 , 他自己还会用搜索引擎技术到外面去找参考资料 , 那个是让你的人工智能变得更强 。
「深响」:您之前谈到小冰要做跨平台交互 , 就是不用把她“带”出去 , 而且在哪都能找到小冰 。 但现在大家可能都想把流量和数据圈在自己的生态里 , 小冰要怎么去进入很多个生态呢?
李笛:小冰有两个概念 , 一个是小冰就是一个18岁少女 , 还有一个概念是小冰框架 。 这个框架事实上已经在power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 , 18岁少女小冰只是框架所power的其中一个 , 或者说第一个 。
以18岁少女小冰为例 , 她存在的平台有20多个 , 可以说人在哪她在哪 , 这是她的目的 , 但无论她在哪个平台 , 华为、小米、vivo、OPPO等等 , 最后用户交流都要到小冰框架 。 今天你在小米的小爱同学里跟小冰的交互 , 也是到小冰框架的 。
「深响」:如果小米不让小冰进来呢 , 有这种可能吗?
李笛:一开始大家会有这种担忧 , 但事实上他们都让了 , 包括腾讯的QQ , 所有的QQ群 。
「深响」:在我的理解里 , 大家都认为下一个时代是人工智能 , 现在你在我的生态里面成长 , 如果那个时代真的到来了 , 我肯定会不高兴 。
李笛:这就是我们强的地方 。
「深响」:怎么做到的呢?我还是很想知道 。
李笛:这个框架有非常大的的独特性 , 我们跟合作伙伴其实也形成了一套规范 。 这套规范是互惠的 , 平台不会认为我们会剥夺他们独立性 , 也愿意我们在他们的平台上共享用户 , 这个框架非常独特 。
小冰在各个平台上同时出现 , 并且是跨平台的 , 这已经形成了行业惯例 。 不光是小冰 , 包括小冰平台 , 小冰框架对应的虚拟人类 , 也已经是跨平台的 。 比方说 , 你创造的虚拟男友 , 虚拟女友 , 虚拟好伙伴 , 现在已经跨了华为、小米还有微博 。
归根到底是独特性的问题 , 框架本身能够给平台和它的用户带来的价值 , 这个价值独特的程度超过了他们对我们的忧虑 , 不然谁也不会开放给你 。
「深响」:有没有风险上的担忧 , 比如说平台突然有一天不合作了?会试图去建立一套自己的生态吗?
李笛:用户有很多平台可以接触到小冰 , 今天已经不是任何一个平台不和小冰合作 , 就会找不到小冰了 。 还是那句话 , 我们希望我们平台power出来各种各样的AI instance , 用户在哪它在哪 , 而不是说用一个东西把他们拉过来 。
举个例子 , 比方说今天在社交网络上 , 手机硬件上都有她 , 就算某一个硬件有问题 , 她在很多其他的平台也还在 , 甚至不光是社交网络 。 在网易云音乐 , **** , ****客户端 , 你也能找到她 , 她的存在已经很广泛了 。
「深响」:一直坚持不做硬件也是这个思路吗?
李笛:不做硬件倒不完全是这个 , 不做的原因是我们干不过来 。 另外 , 国内做软硬结合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能够提升revenue , 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压力 。
关于行业走向
「深响」:跟同行相比 , 小冰在TO B上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李笛:TO B有两块 , 一块是垂直领域 , 一块是第三方的AI instance 。 我们在垂直领域上的核心优势是完成度高和系统化 , 同行业者往往在某些领域或者某些单点技术上有优势 , 但他们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系统 , 这个系统性的优势有很多 。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 同行也有计算机语音 , 但是没有我们这么强大的NLP , 或者他有NLP , 但是没有我们这么产品化 。 系统性是我们现在的重点 , 从对话引擎来看 , 像GPT-2 , 现在马上GPT-3 , 还有之前的bert , 这些技术都能让对话系统变得更智能 , 但是这些在小冰的对话引擎这里也是十几个模块中的一个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