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私募圈|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的“道”与“术”


格上私募圈|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的“道”与“术”
文章图片
格上私募圈|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的“道”与“术”
文章图片
作者:王冠亚来源:王冠亚(ID:livespoem)
与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彼得·林奇等家喻户晓的投资大神相比 , 乔尔·蒂林哈斯特显得低调而又神秘 。 但乔尔的骄人战绩 , 足以让他跻身全球顶级基金经理之列 。 自1989年起 , 乔尔掌舵的富达低价股基金保持了13.8%的年复合增长率 , 管理规模高达400多亿美元 , 持仓股票多达900多只 , 被誉为彼得·林奇的“衣钵传人” 。
这本《大钱细思》是乔尔对过去30多年成功选股生涯的思考、提炼和总结 。 长期以来 , 围绕“道与术”孰轻孰重的问题 , 投资界争论不一 。 在我看来 , 这本《大钱细思》既提到了很多广为人知的投资常识 , 也结合许多案例进行了深度剖析 , 堪称投资之“道”与投资之“术”的完美融合 。
一、投资之道:保持理性
与股权投资相比 , 证券投资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股价的随时波动 。 而证券投资市场是由千千万万的“人”构成的 , 人性的“贪婪”和“恐惧”等与生俱来的心理弱点 , 会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而体现得淋漓尽致 。 人类有哪些心理上的认知误区呢?乔尔归纳如下:
(1)想走捷径 。 乔尔引用丹尼尔·卡尼曼的理论 , 指出投资者决策时面临两个思维系统的选择:系统1——快思考 , 很直观;系统2——慢思考 , 很深入 。 大多数投资者往往倾向于前者 , 比如看到今天出了利好新闻 , 就立刻做出反应要去买入股票 , 而不是认真思考股票价值几何 。
(2)锚定效应 。 大多数投资者往往不愿意认错止损 , 体现为对盈利和亏损股票采取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 当获利时他们会选择迅速卖出 , 落袋为安;当亏损时他们会选择一直持有 , 耐(shēn)心(dù)等(tào)待(láo) 。 其主要原因 , 就是锚定买入成本的心理在作祟 。
(3)过度自信 。 大多数投资者会本能地回避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 , 认为自己选出的股票一定会上涨 。 所谓的“牛市” , 就是群体盲目自信和乐观的产物 。 “牛市”一旦形成 , 之所以能快速上涨 , 是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买股票 , 而只有股票持有者才可以卖股票 , 此时买盘会远远超过卖盘 。
(4)缺乏耐心 。 心浮气躁的投资者 , 往往要为自己的冲动买单 , 他们的交易成本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 按照8%的税前收益率计算 , 交易频次为6个月、1年、10年、30年 , 其税后收益率分别为5.2%、6.8% , 7.1%、7.5% 。 叠加上“复利效应”的影响 , 综合收益率更是天壤之别 。
(5)耽于投机 。 只有基于整体的深入研究才能称得上是投资 , 基于事件的粗浅研究可以界定为投机 , 而根本不做任何研究只能算是赌博 。 乔尔有一句妙喻——投机就像性行为——大众避而不谈却又普遍实践 , 而且还很享受这个过程 。 投机者更关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投资者更关注“它价值几何” 。
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 乔尔提到的投资者心理误区 , 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 。 很多人说 , 价值投资是知易行难 , 知道但是做不到;我倒是更认同唐朝先生的观点——真知 , 行不难 。 说知易行难的人 , 大多是还没做到“真知” 。 当然 , 追求真知无法一蹴而就 , 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淬炼出来的 。
优秀投资者应具备哪些人格特质呢?乔尔提到理智决策、独立思考、遵守纪律、勇于认错等原则 。 我觉得说来也简单 , 那就是尽量避免上述提到的投资者思维和行为误区:一是肯下功夫 , 不走捷径;二是忽略成本 , 关注价值;三是保持谦逊 , 头脑清醒;四是克制冲动 , 减少交易;五是坚守正道 , 绝不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