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深氪 | 从18层地狱爬出的「理想」( 五 )


认知迭代快 , 决策也下得快 。 李想的同事告诉36氪 , 他经常兴奋地走进会议室 , 说发现了某个业务的效率公式或者运营策略 , 然后就开始快速推广 , 但一旦发现不适用 , 就会叫停 。
这也会让他的员工感到困惑 。 2018年初 , 李想在内部开过高管会 , 推动汽车定价和区块链技术结合 , 但几个月后 , 随着区块链行业崩盘 , 计划也不了了之 。 李想也曾让产品团队去借鉴抖音和王者荣耀的用户体系 , 应用到理想汽车的产品上来 , 但不到两周 , 他考虑到可行性不高 , 就不再推行 。
也有理想人士认为说 , 李想的暴躁 , 也可能是源于有的员工跟李想差距太大——理想汽车因为工资不高 , 有时候只能招“60分的人” 。
一个薪酬不高的例子是 , 朗咸朋带领的智能驾驶部门长期只有30多人 , 也因为一次招聘和HR动了怒 。 “当时朗咸朋需要一个数据收集人员 , 以P4的初级岗 ,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不错人选 , 但是HR以第一学历不是本科为由 , 拒发offer 。 ”接近理想汽车高层的人士向36氪透露 , “又要求工资低 , 又要求学历高 , 朗咸朋当时就在高管群里发了火 。 ”
长期高强度的成本控制的确给理想汽车带来了很多正向激励 , 但在开始卖车之后 , 这种路径却让李想差一点错失战略窗口期 。
今年以来 , 蔚来获得合肥市牵头的70亿元投资后 , 渠道扩张提速 , 如今已经开设超过140家线下店 , 单月销量也随之节节走高 , 稳定在3500台左右 。
但直到今年5月 , 理想汽车的渠道规划还是全年新开20家店 。 他的同事透露 , 在此之前 , 李想还在制定规划 , 要在理想汽车APP线上卖车 , “他算了一笔账 , 每个用户到店的成本是2000多元 , 包括销售人员、试驾车等 , 所以想做纯线上购车 。 ”
线下渠道是汽车销售的核心环节之一 , 尤其是汽车是个重服务和体验的大宗消费品 。 2019年初 ,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放言 , 要关闭线下店 , 全部转为线上卖车 , 但很快沦为一场“闹剧” 。
和王兴、王慧文的交流让李想调整了策略 。 与李想有多次交流的媒体人余建约告诉36氪 , 5月初王兴李想的会面 , 不仅敲定了理想汽车D轮5.5亿美金的融资方案 , 也确定了理想在渠道和自动驾驶的扩张策略 , 包括全年新开店面60家 , 并提前一年投入L4级自动驾驶研发 。
美团元老讲述了早期与饿了么的一次交锋:饿了么团队精良、服务优质 , 但在经营12个城市之后停下步伐 , 而美团则趁势占领了100多个城市 。 理想汽车的经营状态几乎与饿了么一样 , 而他早期创业的***也因为没有及时扩张 , 被头部企业的灰色规则绑架 。 继续扩张还是守成盈利 , 李想很快有了答案 。
理想汽车投资人黄明明向36氪总结了李想能够快速迭代的内在动力:诚实和坦诚 。 “能做到自我的高速迭代 , 第一要求就是对自己和市场足够诚实 。 ”
理想汽车曾在低速电动小车SEV上折戟 。 有知情人士向36氪透露 , 这款小车的研发投入超过了5亿人民币 , 这在理想汽车早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 李想希望通过轻便灵活的特性 , 快速打入汽车共享市场 。 但由于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未能跑通 , 国家对低速电动车的政策也在日益收紧 , 理想的SEV小车项目发展艰难 。
李想|深氪 | 从18层地狱爬出的「理想」
本文插图
理想汽车首款低速小车SEV , 图源:官方微博
2018年初 , 李想果断叫停了SEV项目 。 当时也有股东建议不要对外说“停掉”了SEV项目 , 而是采用“暂时先搁置”的说法 , 但李想拒绝了 。 相反 , 他迅速安排与员工沟通 , 当时公司没有大的会议室 , 就分部门挨个开会通知 。 有员工向36氪回忆 , “当时李想一整天都在沟通砍掉SEV项目的事 , 开了7-8场会 , 每场1个多小时 , 李想每一场都详细说明为什么他决定要停掉SEV项目 , 之后公司会怎么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