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深氪 | 从18层地狱爬出的「理想」( 二 )


有股东向李想提议过 , “要不咱就做纯电吧 , 融资好融 , 也好做 。 ”相比纯电动的单一系统 , 增程方案的复杂度会明显提高 , 要考虑电动和内燃机两套系统的平衡 , 以及噪音共振和能量的损耗转换等问题 。
“李想当时的一句话就是 , 我这个车不是给VC做的 , 不是给投资人做的 , 我要做的是一个中国广大群体愿意用 , 而且买得起的车 。 ”黄明明向36氪回忆 。
为什么两个看似经历相似的创业者 , 会选两条不一样的造车路线?
李想跟李斌其实很不一样 。
李斌大开大合 , 长于自上而下做布局 。 在易车网时代 , 李斌2015年大比例稀释自身在易车的股份 , 引入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 , 这既为后来的易车私有化打开通道 , 也让自己站在了巨头阵营里——蔚来、易鑫集团以及摩拜单车等李斌的项目中 , 都有这些巨头资本来往穿梭的身影 。 多位投资人向36氪感叹过李斌对资本节奏的敏锐度 , “尤其是卖出摩拜的那一次出牌” 。
但做汽车之家时的李想 , 除了早期引入过薛蛮子等人的天使投资 , 第二次融资就是IPO , 在资本圈中的摸爬滚打并不算多 。
“李斌出身北大 , 精英光环 , 有一种往那一站 , 就能让机构投钱的能力 , ”一位参与过理想汽车项目的投资人士向36氪评价 , “李想是个典型的产品经理 , 缺乏一种面向投资机构的sales(销售)经验 。 ”
华兴包凡对李想的评价是“big boy” 。 “这个行业有些人城府比较深 , 有些人会考虑很复杂 , 但李想是个特别纯粹的人 。 ”包凡说 , “李想一谈到他在车上要做的一个新功能 , 就眉飞色舞 。 ”
李想的逻辑更自内而外 。 他“典型产品经理”的地方在于 , 是以用户需求作为一切决策的原点和底盘:特斯拉引领的纯电动路线 , 动力电池的成本和能量密度、充电效率、补能设施的普及率等等因素 , 都满足不了李想的产品原则 。
他的同事告诉36氪 , 李想最大的爱好就是车 。 因为晕车 , 李想必须自己开车 。 作为司机 , 李想喜欢宝马甚于特斯拉 , 从宝马325到X6、X7 , 李想买过7、8辆宝马 , 但只买过3辆特斯拉 , 两辆Model S , 一辆Model X 。 这让他对燃油车的行驶自由和电动车的续航焦虑都有更切身感受 。
“要做电动化的时候你要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 , 你不能做出来是一辆小众玩具 , 我希望做出来销量很大的产品 。 ”李想在与同事张辉的访谈中说 , 从他自己的感受而言 , 他开特斯拉其实感觉非常好 , 但是每次想去更远地方玩的时候 , 还是要开他的奔驰S或者宝马X5 。
“真相是美国90%的家庭都有安装充电桩的条件 , 所以有了特斯拉优秀的表现;中国80%的家庭连固定停车位都没有 , 更不要说固定充电桩了 。 ”在和同事张辉的访谈中 , 李想说 , 自己并没有故意在意是否和别人不一样 , “而是更关注到底什么是事实的真相 。 ”
但实际上 , 李想的人生一直都“非主流” , 并在“非主流”之路中不断获益:高中辍学 , 24岁已经身家上亿 。
高一给电脑报写文章拿稿费 , 他跟所有同学不一样;高二办网站 , 月入2万是自己父母的十倍 , 跟所有人不一样;辍学不参加高考 , 震惊了身边所有人;在汽车之家时期挑战行业灰色规则、拒绝给厂家回扣等……他在一次次与众不同的选择上 , 基本都得到了正向反馈 , 收获了成功 。
对于公众来说 , 高中辍学创业、24岁就身价上亿是一个精彩的励志故事 , 但是对于当事人李想来说 , 他需要厘清 , 在商业世界里 , 自己的价值阵地在哪里 。 “我没有任何背景 , 所以一定要把事情做出来 , 才有可能去拿投资 。 ”李想曾在2006年央视的《对话》节目中说 。
人类之所以往往倾向于从众 , 是因为非主流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 , 反而往往意味着高风险 。 要走“非主流”之路并成功 , 也并不仅仅是“关注事实真相”、“用户产品思维”那么简单 。 比如 , 一旦非主流 , 融资这关大部分人可能就过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