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这些优秀的企业 , 依然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 , 比如资金问题 。
2012年-2019年 , 华中数控扣非净利润全是负数 , 净利润靠政府补贴撑门面 , 股民还曾因此高喊要前董事长陈吉红下台 。 大连光洋还未上市 , 但从其旗下拟登陆科创板的科德数控可知 , 其经营现金流三年为负 , 存货、应收账款高企 , 资金压力巨大 。
有人因此大声疾呼 , 国家应该赶紧救救机床业 , 毕竟 , 这是一个制造大国输不起的领域 。
实际上 , 中国的扶持政策也接连不断 。
1999年 , 国家对数控机床增值税实施先征后返 , 历时10年之久 。
2009年 , 科技部、工信部启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 。
2019年11月18日 , 财政部背景、注册资本1472亿的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成立 。 这个“制造业大基金” , 将以更市场化的强力方式 , 助力制造业关键突破 , 并立即调研了华中数控、敏嘉制造等机床企业 。
相比政策 , 业内人士最期盼的是 , 要给中国机床企业更多的市场机会 。 也就是说 , 除了资金扶持的输血 , 更要给中国机床业加速造血的机会和环境 。
中国高端数控机床在重点领域大都已能自主 , 但长期沉淀的品牌形象和观念 , 依然让中国自主的高端数控机床被排除在某些市场之外 , 包括本土企业 , 也都更倾向购买外资产品 。
连武重、华数这样的企业 , 都坦言“给钱不如给市场” , 呼吁能多给中国机床企业“上牌桌”的机会 。 因为如果产品做出来没有市场 , 便很快不能再有产品出来了 。
总的来说 , 业内普遍的共识是 , 中国机床业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必须“拯救” 。 一些专家学者 , 也为加强机床业的发展开出了“药方” , 核心包括:
第一、加速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化替代 。 在战略新兴产业、国家重点项目中 , 可以明确规定:优先采购国产高端机床;在市场环境下 , 运用市场化补贴 , 鼓励制造企业优先选用国产高端机床 , 让那些有创新、能突破的机床尽快脱困 , 形成利润正循环 。
第二、用投资方式 , 打造小而精、世界级的全产业链集群 。 机床业缺钱、缺人、缺技术 , 但科创板和“制造业大基金”的设立 , 为破解困境提供了绝佳方案:先通过“制造业大基金” , 精选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机床细分冠军;再通过科创板上市的财富效应 , 聚集高级技术、高端人才 , 打造出中国机床业小而精的全产业链集群 。
第三、用关键突破手段 , 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水平 。 一些关键痛点 , 看上去是机床业不争气 , 实际上是制造业的整体性短板 。 像轴承、螺钉不耐磨 , 背后是冶金技术不过关;数控系统不好用 , 背后是软件算法不精深;高端机床的专用芯片 , 国产的集成低、功耗大、价格贵 , 完全是半导体行业的锅……破解机床业的关键痛点 , 需要中国制造整体能力的一次涅槃重生 。
机床产业关系到国家产业安全和国防安全 , 决定了其发展方式仅靠市场机制不够 , 必须依靠新型举国体制 , 突破“低端锁定”困境 。
此前 , 国资委曾多次释放加强工业母机攻坚的信号 , 最近这次会议 , 又将其上升至国家核心战略高度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规划 , 也将“高档数控机床”作为着力推进的重点领域之一 。
由此 , 在国家战略组合拳之下 , 后续重磅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 国产机床行业必将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 不断展现新气象 。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 , 识风云人物 , 读韬略传奇 。
版权所有 , 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 , 请联系删除
- 酒菜|看了俄罗斯人的“硬核”下酒菜,东北爷们默默放下酒杯:甘拜下风
- 老板|又一“四川小吃大王”诞生:开店6000家年入15亿,老板却是东北人
- 年会|又一“国字号”盛会落户河南 中国非遗保护年会下月在郑举办
- 美酒|甘肃又一名酒“陨落”,曾多次登央视宣传,今却摆在货架上积灰
- 天街小雨润如酥|「二十四节气那些事儿」寻找雨水节气的硬核知识点
- 冰雪运动|寻找雨水节气的硬核知识点
- 雨水|【二十四节气那些事儿】寻找雨水节气的硬核知识点
- 王瑢|习惯了南去北来,一刻不停地途经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 | 老头
- 童年记忆|又一波“奇葩”汉堡来了!
- 福莱|杭州动物园为动物定制“元宵” 硬核元宵、元宵礼盒等齐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