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之攻略( 三 )


专业群建设的实质性成果之一 , 是在产教融合背景下 , “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 , 以职业活动为单元组织课程” ,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将学习体系和项目体系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 这种课程体系 , 由项目引领的“学习模块”组成 。 教学的内容要从企业项目“拆解转化”而来 , 课程模块之间 , 应当具有严密的关联性和内在的系统性 , 实行“以工作引导学习”或“在工作中学习” 。
有各个分数段的学生同在一所学校学习将是职业院校长期存在的现象 , 但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单一的通道 , 学生不论文化基础和职业意向如何 , 都是一个教学计划、一本教材、一个课堂、一个标准 , 这种“从一而终”的做法不适应以多样化为特征的职业教育 。 专业群的教学设计 , 应当体现“支持任何人在职业院校里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的积极态度 , 突出“目标多样 , 路径多条 , 自主选择 , 因材施教”的科学理念 。 因此 , 学校除完全订单培养和短期单项培训之外 , 专业和课程都应该有较宽的覆盖面 , 能够适应未来一定时期的需求 , 不能过于短视和窄视 , 应该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潜在势能 , 采用“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的设计 , 由多组课程构成 , 因需而设 , 有求必设 , 为“人人”提供有效的多样化的成才路径 , “不拘一格育人才” 。
“能力本位、模块化课程、工作中学习、面向人人、目标多样” , 这些理念和指导思想 , 都要求专业群课程结构实现“颠覆性”的设计和重构 。
03
体现类型特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
教育部高教司原高职处长范唯指出 ,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 , 是院校实际意义上的“产品” 。 课程的质量和数量反映出一个院校的竞争力 , 学生应该是学校的用户 , 是你的服务对象 , 是“上帝” , 是需求提出方 , 而且往往成为一个学校的重要甚至主要助推力量 。 由于“职业与专业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 , 以专业为教学单位的时代正在渐渐远去 , 传统的知识本位的课程也正在被淘汰 。 以专业群为教学单位的时代正在到来 , 由于专业群的特点 , “以课程为中心”的思想逐步被认可 。 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是由对接岗位的一组一组的课程构成的 , “课程主线”和“职业主线”应当高度重合 。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解决课程的学科(知识)本位、与生产工作实际脱节、内容形式陈旧老化的问题 。 如果一味关注把单门课程做得很漂亮、很全面 。 但是 , 往往最后会发现从专业发展的角度、专业对接产业的角度上来说 , 这样的课程不完善甚至可能被淘汰 , 因为从社会、产业的角度考虑它已经陈旧了 , 只剩下教学技巧还有些许价值 。 在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中 , 必须拓宽教学资源的空间 , 丰富教学资源的内容和形式 , 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 使课程和教材贴近时代 , 贴近社会 , 贴近生产 。
能力本位的课程有三个导向性的要求:一是内容来自工作项目 , 对接职业标准 , 做到“三个贴近”;二是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 , 逻辑清晰;三是学业水平评价来自产业(行业企业) , 符合岗位需求 。 教育部、工信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要求“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 , 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 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 , 关注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 , 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 。 ”“把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 。 依据专业特点 , 使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 , 着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 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
课程 , 重在内容不要过多的注重形式;重在结果不要过度的关注技巧 。 课程的类型很多 , 教学的对象各异 , 不能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去套 , 没有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可以套用到所有的课程上面 , 也没有一种标准可以用来评价所有的课程 。 如果一味追求“技巧” , 搞“一刀切” , 把课程做得像表演一样 , 那就走歪了 。 课程设计与教学目标设定不能脱离教学对象 。 在企业课程中 , 对象是排在首位的 , 这将直接影响到目标、内容、方法和考评标准 。 企业课程一般会设定几个目标 , 第一个是“形成岗位工作兴趣和体面感” , 其次才是与能力、规程等有关的内容 。 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