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谥号有什么用?为何皇帝臣子都想有个好谥号?

【历史故事】谥号有什么用?为何皇帝臣子都想有个好谥号?
文章图片
古时候 , 开国的皇帝有平定天下的功劳 , 可将谥号定为武 , 而谥号文帝的往往是守城之主 。 谥号隶属于谥号的管制之下 , 是皇帝也不能左右的存在 , 算得上是封建社会里一道还算公正的"风" 。
谥号的起源和演变1、谥号的来源
谥号 , 即政要或权贵逝去后 , 后人按照他们生平事迹评定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 亦可称为盖棺定论 。
值得一提的是 , 谥号原来是帝王的自称 , 后来逐渐演变成一项关于死人的独特制度 , 一个人生前的好与坏 , 在此处彰显的清清楚楚 , 由此可见古人非常严谨 。
谥号到底源自哪里 , 几千年来探究者们一直争论不休 , 其中涌现出几种代表性的起源观点 。
较为激进的观点认为 , 谥号应是源于西周时期由周公制定的谥法 。 并认为应当是周公在武王死之后才正式颁布了谥法 , 为武王确定了谥号 , 文献中的"昔武王崩 , 周公制谥法 。 "恰好可以证明这一点 。
而且"克定祸乱曰武"中又再次提到:姬发率领军队平定了天下的祸乱 , 战胜商纣王后建立西周 。 所以可以肯定周武王这个谥号指的就是姬发 。
【历史故事】谥号有什么用?为何皇帝臣子都想有个好谥号?
文章图片
较为保守的观点则认为 , 谥号起源于战国时代形成的谥号 , 并在之后持续了两千多年 。 "余之所见有进于是者 。 盖谥法之兴不仅当在宗周、懿诸王以后 , 直当在春秋之中叶以后也 。 "结论是:"证春秋中叶以后犹无所谓谥法" , "谥法之兴当在战国时代" 。
2、谥号的演变
按照传统的观点来说 , 谥号在西周时才开始正式有制度的支持 , 历经春秋战国 , 至秦一度停止使用 。
赐谥初期较为严格 , 要求"祖有功而宗有德" , 谥号在这时是十分尊贵的 , 对后人评价古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在唐朝以前一般以谥号称呼帝王 , 例如汉武帝和隋文帝 。
最开始的时候谥号只有一个字 , 后来谥号的字数慢慢增加 , 发展到唐朝 , 开始变得又臭又长 , 据史料记载 , 武则天把前代的所有皇帝全都加了一大长串的谥号 , 例如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历史故事】谥号有什么用?为何皇帝臣子都想有个好谥号?
文章图片
到了明朝和清朝 , 谥号变得更加繁杂琐碎 , 比如"开天行道肇记立极太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 再如清太祖努尔哈赤 , 谥号足足有二十五个字 , 仿佛要把所有美好的词都用上一样 , 但这些堆砌的辞藻在后人的眼中并没有分量 。
谥号可分为上谥、下谥和平谥三种 , 这是据谥法制度严格规定的 。 上谥就是美谥比如武、文、孝 , 下谥为恶谥比如厉、灵 , 平谥大多是代表同情的文字比如怀、献 。 这些谥号的恶与美 , 全都真实的关联到了被赐谥的人 , 他们生前所做功过成败都会被这短短的几个字概括 , 可见谥号的重要 。
谥法制度执行早期 , 只有"美谥"和"平谥" , 没有"恶谥" 。 从西周以后 , 才出现了第一个恶谥 。 这样讲来 , 西周时期谥号赏赐的还算是比较少 , 这时候谥号还是专门服务于天子的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 谥号的赠与成为了一种常见事 。
秦朝是个特殊的朝代 , 因为这个朝代从一开始就停止了谥号的使用 。 秦始皇自觉已立万世之基业 , 不需要后人的评说 , 且规定后来的君主称为秦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 "自今以来 , 除谥法 。 朕为始皇帝 。 "之中的内容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
【历史故事】谥号有什么用?为何皇帝臣子都想有个好谥号?
文章图片
然而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 随后的汉高祖刘邦很快就建立了西汉王朝 , 谥号又再一次被启用 , 开始担任重要的"职务" 。
唐宋明时期往后 , 朝廷赐谥的人数也逐渐增加 , 被朝廷授予谥号的范围开始变广 , 正三品以上官员都可以来上书请求朝廷赐谥 。
谥号也因为制度的进步而比之前得到了更多的发展 , 出现了好多谥号中没有出现过的 , 后人拓展思维之后创造的字词 。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 。 "讲的是"文"字的后面被士大夫们接上不同的字 , 从而变成了一个新词、算是一个新谥号 。 例如晋朝的谥号文献、唐朝的谥号文贞 , 和明朝的谥号文正等 , 改动很小 , 却大大的丰富了谥号的词量 。
明朝赐谥还较多 , 清朝能够有能力受到朝廷赏赐谥号的人数则大大减少 。 与之前的朝代相比 , 朝廷授谥范围小的简直可以用吝啬来形容 。 由此看来 , 谥号就是皇帝放在权贵官员面前的诱饵 , 只要是想获得好的身后名 , 他们就只能为朝廷不断的做出贡献 , 才能够留芳万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