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入蜀 韦庄的最后十年( 三 )

  虽然晚年在蜀地获得了个人的显达 , 但大唐盛世已去 , 生不逢时的辛酸与苦楚、背井离乡的无奈与凄伤始终萦绕在韦庄心头 。 “惟君信我多惆怅 , 只愿陶陶不愿醒” , 他的旷达又有几分无奈 。 这种深深的幻灭感和难以明言的隐衷 , 曲折地表现在他离情别绪的词作中:“几时携手入长安”(《浣溪沙》)、“如今俱是异乡人”(《荷叶杯》)、“故国音书隔”(《清平乐》)、“凝恨对残晖 , 忆君君不知”(《菩萨蛮》) 。 沉浸在这种思念的痛苦之中 , 韦庄很难自拔和超越 。 他感慨:“惆怅玉笼鹦鹉 , 单栖无伴侣”(《归国谣》) 。 鹦鹉虽在玉笼 , 无餐饮之忧 , 无风雨之苦 , 却孤单寂寞 , 失去了广阔的天空 。 这与在前蜀居高位的自己又何其相似?“金翡翠 , 为我南飞传我意 。 ”“闲倚博山长叹 , 泪流沾皓腕 。 ”常在香炉边流泪叹息的他 , 只能祈望青鸟传达自己对逝去的盛世的思念 。

  韦庄留有绝笔诗《闲卧》:“谁知闲卧意 , 非病亦非眠 。 手从雕扇落 , 头任漉巾偏 。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 , 他想到的不是昔日的雄心与壮志 , 留恋的目光聚焦在了身边日常琐事 , 颇有些遗落世事看破红尘的方外意味 。 《唐诗纪事》记载了当时的场景:“至若《闲卧》:‘谁知闲卧意 , 非病亦非眠 。 ’又‘手从雕扇落 , 头任漉巾偏 。 ’识者知其不详 , 后诵子美诗:‘白沙翠竹江村暮 , 相送柴门月色新’吟讽不辍 。 是岁卒于花林坊 , 葬于白沙 。 ”时为前蜀武成三年(910年) , 享年75岁 。

  乱世情怀渐入诗

  韦庄对蜀地文化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 由于他仕唐尊前辈、举遗贤 , 入蜀时 , 不少名士联袂同归 , 如毛文锡、牛峤等就与他同时入蜀 。

  韦庄特别崇拜杜甫 , 是第一个为杜甫兴建草堂的人 。 到蜀后第二年 , 他在浣花溪寻得杜甫当年住过的旧址 , 见长久无人居住 , 遍地乱草丛生 , 所幸柱石还在 , 于是请人铲草修屋 , 在原来的基础上很快盖起了一个新的茅屋 。 由屋及人 , 经过100多年的风雨 , 诗人之心前后照应 , 犹如故交相会 , 他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杜甫的诗篇 。 韦庄的弟弟韦蔼乘把他的诗编成集子 , 取名《浣花溪》 。

  韦庄的最后十年 , 蜀中安定富足的生活抚慰了漂泊的心灵 。 他不再把诗当做“言志”的工具 , 更多是表达内心细腻的情感 , 创作重心也由前期大量的“言志”诗 , 转向创作应歌娱人的词 。

  韦庄游历了蜀中的很多佳山胜景 , 《游牛首山》:“牛首见鹤林 , 梯经绕幽岑 。 春色浮山外 , 天河宿殿阴 。 传灯无白日 , 布地有黄金 。 休作狂歌老 , 回看不住心 。 ”一个“浮”字 , 生动地描绘了牛首山春光灿烂的美景 , 足见韦庄对春色的喜爱 。 《赠峨眉山弹琴李处士》:“峨嵋山下能琴客 , 似醉似狂人不测 。 何须见我眼偏青 , 未见我身头已白 。 茫茫四海本无家 , 一片愁云飏秋碧 。 壶中醉卧日月明 , 世上长游天地窄 。 晋朝叔夜旧相知 , 蜀郡文君小来识 。 后生常建彼何人 , 赠我篇章苦雕刻……”蜀中特有的风物信手拈来 , 可见他对于蜀地文化十分熟悉和喜爱 。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才喜新春已暮春 , 夕阳吟杀倚楼人 。 锦江风散霏霏雨 , 花市香飘漠漠尘 。 今日尚追巫峡梦 , 少年应遇洛川神 。 有时自患多情病 , 莫是生前宋玉身 。 ”首句“才新春”“已暮春”映衬题目中的“春物暗度” , 随后衬之以“夕阳闲吟”极写“春物暗度” 。 诗人灵心善感笔触多情 , 令锦江暮春风物历历在目 。

  听从自己的内心和情感 , 韦庄创作了大量给人一种洗尽凡俗、晶莹澄澈感觉的“家事亲情诗” 。 如《姬人养蚕》:“昔年爱笑蚕家妇 , 今日辛勤自养蚕 。 仍道不愁罗与绮 , 女郎初解织桑篮 。 ”诗歌内容无外乎是一些家事、农事 , 与国事毫无关系 , 他慢慢由一个伤怀国事的儒生变为一个闲淡无求的文人 。 又如《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半掩朱门白日长 晚风轻堕落梅妆 。 不知芳草情何限 , 只怪游人思易伤 。 才见早春鹦出谷 , 已惊新夏燕巢梁 。 相逢只赖如渑酒 , 一曲狂歌入醉乡 。 ”诗歌首联描写昼长人静的闲适生活 。 诗中的“才见”和“已惊”极言人情易老、时光迅即、逝水流年让人无比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