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对于现实保持批评立场,是每一个人文学者都应秉持的
葛兆光:对于现实保持批评立场 ,
是每一个人文学者都应秉持的
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人员/李静
发于2020.8.03总第958期《中国新闻周刊》
“许先生的大历史著作 , 我一向喜欢看 。 ”2015年许倬云出版《说中国》时 , 葛兆光曾在书中做解说 。
今年7月 , 许倬云出版了《许倬云说美国》 。 尽管这次说的是美国大历史 , 但在葛兆光看来 , 这仍然来自许倬云对当下世界与中国的某些焦虑 。 “他的思考背景在美国 , 关注重心还是中国 。 ”
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教授的葛兆光出生于1950年 , 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北京大学的第一批大学生 。 从《中国思想史》《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到《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何为中国:疆域、民族、文化与历史》 , 见证了葛兆光40年来逐渐成为国际学者的历程 。 2009年 , 葛兆光被评为第一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全球学人” 。
和许倬云一样 , 葛兆光也体察过历史动荡造成的灾难 , 他说:“这不是纸上灾难而是感同身受的灾难” 。 带着这样的经历研究历史 , 更了解到历史文献的记载与真正发生史实之间的差距 , 也让他“深入底层眼光向下地了解历史 , 而不是仅仅在书斋玄想眼光朝天” 。
6月23日 , 刚刚在东京大学忙完了两场讲座的葛兆光 , 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
“离散者”和“在地者”
中国新闻周刊:你和许倬云先生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吗?你在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 , 许倬云先生也刚好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讲座教授 , 那个时期你们是否常常见面?
葛兆光:其实 , 我和许倬云先生并不算特别熟 , 虽然我很早就知道许先生大名 , 大概是1980年代中期吧 。 那时候 , 从朋友的介绍中知道 , 他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和《西周史》 , 都是很杰出的学术著作 。 后来 , 读到了这两本书的中文版 , 这两部书在我们这一代学者中很有影响 。
但是 , 和许先生第一次见面却很晚 , 大概是1990年代的台北 。 记得那一次 , 我是在史语所六楼报告厅演讲 , 那场演讲由邢义田先生主持 。 演讲到一半 , 偶尔抬头看 , 才注意到报告厅最后一排靠门处 , 许先生坐在轮椅上听 。 到演讲结束后 , 王汎森兄拉着我去见许先生 , 这才有机会和他打了招呼 , 这应该是初次见面吧 。 不过 , 正如你所说 , 2000年之后 , 因为我有五六次在香港浸会和城市大学客座 , 恰好一度许先生也在香港 , 就有机会见面了 。 那时候 ,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的郑培凯教授经常组织各种活动 , 那些活动上总是高朋云集 。 记得在那个场合见过几次面 , 但可惜的是 , 那个场合人多嘴杂 , 我们谈得并不多也不深 。
- 凤凰娱乐|影向标| 《乔乔的异想世界》:儿童视角,荒诞现实
- 汕尾城市在线网|女生的“体重”一直都是一个谜(漫画)体重对于女生来说有多重要,不夸张的说,女生的体重决定了自己的颜值...
- |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首发概念海报
- ALEX俊赫|中美空军实力差距多大?张召忠的回答十分现实
- 海纳新闻|美为何揪住中国不放?外媒说了句特朗普不爱听的话,对于新冠疫苗
- 游戏|《时代》杂志评2020年最牛游戏:你玩过几款?
- 美国大豆|中国离不开美国大豆?为何再次和美国签订粮食订单,现实很骨感
- 文汇|《忘不了餐厅》《乘风破浪的姐姐》等综艺凭借现实主义表达,收获巨大关注
- 微软|不放弃:微软仍在洽购TikTok
- 布拉德利-比尔|比尔:对于各记者最佳阵的投票很失望 这关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