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君|浅析儒家仁政思想在汉初的影响,从文景之治背后的仁政思想( 二 )
文章图片
残酷刑律的处罚方式其一
“古之治天下 , 朝有进善之旌 , 诽谤之木 , 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 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 , 是使众臣不敢尽情 , 而上无由闻过失也 。 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 。 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 , 吏以为大逆 , 其有他言 , 而吏又以为诽谤 。 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 , 朕甚不取 。 自今以来 , 有犯此者勿听治” 。
汉文帝认为 , 诽谤妖言罪阻碍了意见的传达 , 让皇帝无法听到忠臣的声音 , 这对于国家的治理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 因此必须要废除 。 而汉代的肉刑 , 则是继承自秦代的一种残酷的以肉体刑罚来折磨罪犯的方法 , 十分残忍 , 汉文帝对于这种残害百姓肢体的刑罚早有不满 , 决定废除肉刑 , 他曾说过:
“盖闻有虞氏之时 , 画衣冠异章服以为 , 而民不犯 。 何则?至治也 。 今法有肉刑三 , 而奸不止 , 其咎安在?今人有过 , 教未施而刑加焉 , 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 。 朕甚怜之 。 夫刑至断肢体 , 刻肌肤 , 终身不息 , 何其楚痛而不德也 , 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
文章图片
汉景帝头像
汉景帝即位之后 , 继续延续汉文帝的政策 , 不断废除一些严酷的刑罚 。 公元前156年 , 汉景帝刚刚即位便下令裁减笞刑 , 诏曰:“加笞与重罪无异;其定律:笞五百曰三百 , 笞三百曰二百” 。 随后 , 文帝又下诏实行谳疑制 , 所谓谳疑 , 就是有疑问的案件可以重新审判量刑 , 即便重新审判之后发现原有量刑无问题 , 也不以过失论处 。 汉文帝在实行谳疑制的诏令中说:
“吏或不奉法令 , 以货赂为市 , 朋党比周 , 以苛为察 , 以刻为明 , 令亡罪者失职 , 朕甚怜之 。 有罪者不伏罪 , 奸法为暴 , 甚亡谓也 。 诸狱疑 , 若虽文致法而于人心不厌者 , 辄谳之 。 ”又曰:“狱 , 重事也 。 人有智愚 , 官有上下 。 狱疑者谳有司;有司所不能决 , 移廷尉;谳而后不当 , 谳者不为失 。 欲令治狱者务先宽” 。
由此可以看出 , 汉景帝对于刑狱确实是非常谨慎 , 力求宽松刑罚 , 让百姓少遭牢狱之苦 。
文章图片
贾谊画像
其次 , 文景二帝普遍实施重农政策 , 着重发展农业政策 。 汉文帝采纳贾谊以农为本、富安天下的建议 , 并且亲自耕作为百姓作表率 , 他下诏曰:
“农 , 天下之大本也 , 民所以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 , 故生不遂 。 朕忧其然 , 故今兹亲率群臣以劝之” 。
随后 , 汉文帝又采纳晁错的建议 , 准许民众以粮食来买爵、赎罪 , 进一步刺激农业的发展 , 使得当时出现了“德泽加于万民 , 民愈勤农 。 时有军役 , 若遭水旱 , 民不困乏 , 天下安宁;岁熟且美 , 则民大富乐”的大好局面 。 汉景帝同样继承了汉文帝鼓励农耕的政策 , 他指出:
“雕文刻镂 , 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 , 害女红者也 。 农事伤则饥之本也 , 女红害则寒之原也 。 夫饥寒并至 , 而能亡为非者寡矣 。 朕亲耕 , 后亲桑 , 以奉宗庙粢盛祭服 , 为天下先” 。
文章图片
晁错提出重农政策
在汉文帝与汉景帝重农政策的鼓励下 , 汉初的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 根据《汉书》的记载:
“有司以农为务 , 民遂乐业 。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 , 国家亡事 , 非遇水旱 , 则民人给家足 , 都鄙廪庾尽满 , 而府库余财 。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 , 贯朽而不可校 。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 充溢露积于外 , 腐败不可食 。 人人自爱而重犯法 , 先行谊而黜愧辱焉 。 ”
不仅从政府到百姓都十分富裕 , 而且社会风气也大为改善 , 可以说为汉武帝时期西汉的全面强盛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
- 孤影潇湘|如何助魏国成战国首霸,魏国人才培训基地——西河学派:承于儒家
- 国家人文历史|出家人恰饭简史:寺庙为什么要招聘?和尚人手不够吗?
- 柠檬不萌哒|被人们吹嘘成“大仙儿”的?,浅析:刘伯温是如何从一个“儒生”
- 国家人文历史TB|为什么《水浒传》中七个好汉组织起来就可以劫走生辰纲?
- 史君策|浅析土木堡之变的影响,从于谦之死引明朝为何衰败为视角
- 池绪讲历史|比道家更具优势的原因是什么?,汉朝儒家学说复兴
- 玲珑文史|但仔细一想,似乎有道理,庄子有多看不上儒家?他的讽刺看似荒唐
- 田广艳|孔子与儒家并不受到重视,为何汉朝开始却得到了推崇?,春秋时期
- 龙马人文历史|为何南方完虐北方?,古代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