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趣史|探寻古人为人处世之道,义、宽、恕、信、忍:透过古人事迹( 二 )
文章图片
根据以上两个关于义士故事的简述 , 可以大概看出先秦时期的侠义之士的义薄云天的为人处世之道 ,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义”字 , 无论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私情 , 舍生取义都是不可避免的 , 这一时期的为人处世之道是比较宁折不弯、刚正耿直的 , 由此也诞生了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中的“义” , 也是先秦处世之道发展的巅峰 。
2、儒家思想的先义后利
孔子非常重视义的作用并且一定程度上上把义作为人们的处世之道 , 也作为鉴别一个人好坏的标准 , 《论语》中明确记载了孔子对义的看重:君子喻于义 , 小人喻于利 。 孔子在教育弟子时 , 也非常注重培养他们重义轻利的为人处世之道 , 他曾经告诫子路 , 如果做官能带来富贵 , 却因为富贵而抛弃了道义 , 那么不做也罢 , 在《论语.述而》中 , 孔子也说:“不义富且贵 , 于我如浮云” 。 可见在儒家思想中 , 做人义字当先的处世之道还是非常重要的 。
文章图片
3、墨家的重义重利
墨家思想虽然也强调义的作用 , 但是主张义利合一的为人处世之道 。 因为墨家的团体都是代表社会底层人民利益的侠士 , 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是既要为了义舍生取义 , 也要为了合理的利益去争取 , 他们相信君子即使为了“利” , 也不会违背道义 。 “先义后利者荣 , 先利后义者辱”、“保利弃义者 , 谓之至贼” 。
综上所述 , 先秦时期的人们都注重义薄云天的为人处世之道 , 虽然其中也在追求利益 , 但那是人的本性使然 。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 人们动不动就舍生取义 , 献出生命的举动有些过于血腥 , 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 , 而儒家文化博大精深 , 除了“义”之外 , 还有仁、信、诚、让、忍等各种为人处世之道 , 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 , 儒家文化中的这些品德逐渐取代了义 。
文章图片
二、儒家思想对为人处世之道的影响
儒家思想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有很多 , 以下选取几个重要的部分深入剖析 。
(1)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人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部分 , 一直以来 , 人们都认为中庸之道是妥协和忍让 , 其实中庸之道的思想非常丰富 , 《论语.庸也》中有云:“中庸为之德也 , 其至矣乎 。 ”
在治国安民方面 , 统治者可以采取中庸之道 , 通过恩威并施来建设强国 , 给百姓康乐;在为人处世方面 , 强调做人不可以太狂妄 , 也不能过于忍让 ,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机关算尽太聪明” , 都是在告诫人们为人处世要适当 , 为自己留有转瞬的余地 , 如果只图一时痛快对人恶语相向 , 可能日后就会走投无路 。
汉朝时有一位戚夫人 , 她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 , 在刘邦的原配夫人吕雉被项羽当做人质关在监狱中时 , 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已经在刘邦身边轻歌曼舞 , 不久之后就生下了皇子刘如意 , 吕雉本来是温柔谦和之人 , 但自从她历经千辛万苦 , 从项羽手中解脱来到刘邦身边时 , 不仅刘邦嫌弃她的年老色衰 , 戚夫人也是仗着刘邦的宠爱对吕雉出言不逊 。 本来吕雉心胸宽广可以不与戚夫人计较言语之争 , 然而戚夫人很明显不懂中庸之道 , 她在朝中没有吕后的势力而只有刘邦的宠爱 , 凭借这一点 , 戚夫人时常在刘邦面前吹枕边风想让他立如意为太子 ,
文章图片
吕雉听说后为了儿子的地位开始日夜不休的想办法 , 甚至在刘邦的宫殿前一跪就是好几天 , 此时她也终于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 , 在刘邦去世之后她对戚夫人实施了残酷的惩罚 , “人彘”一词 , 就是吕雉的发明 。 由此可见 , 中庸之道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为人处世之道 , 本来戚夫人可以尊重吕雉 , 在刘邦去世后或者安宁的生活 , 但是她凭借丈夫的宠爱肆意妄为 , 不懂得水满则溢的道理 , 也不懂得为自己留有余地 , 最终导致了悲惨的下场 。
- 笔写趣史|一位宫女出来冒认,为何没有受到处置,唐德宗寻找生母沈氏
- 虎符趣史|屡败屡战,刘备的前半生:创业18年
- 趣史探奇|自称刘瑾“门下”,为何南方人最恨他?,吏部尚书攀附阉党
- 虎符趣史|不能力敌就用智取——南宋君臣是如何运用间谍对付敌人的?
- 丰野趣史|经历数百年后,为何就成了神?,万人敌:关羽
- 文史漫今生|大唐因何衰败,六镇又是何方神圣?,探寻大唐由盛转衰的浮沉往事
- 虎符趣史|马超为什么不发兵救败走麦城的关羽?
- 虎符趣史|为何只是三品官?原因不一般!,一代名相狄仁杰
- 虎符趣史|为何只有于禁下场最惨?因为他替曹仁背了黑锅,三国时投降很正常
- 虎符趣史|项梁起兵:在乱世群雄中C位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