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正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和三国演义里说的一样吗?

魏延 , 字文长 , 荆州义阳人 , 他本是刘备部曲 , 所谓部曲就是私人的军队 , 魏延自荆州跟随刘备 , 入蜀时数有战功 , 被升为牙门将军 。
说来奇怪 , 刘备走到哪里都能发掘武力90以上的武将 , 《三国志》说魏延「善养士卒 , 勇猛过人」 , 魏延从一个亲兵崭露头角被提拔为将军 , 可见他行军打仗的本领确实不凡 。
刘备打下益州后 , 自为汉中王 , 当时荆州由关羽坐镇 , 众人都以为保卫汉中的重责大任必定落在张飞身上 , 张飞心中也是这么想的 , 但刘备竟破格提拔魏延领汉中太守 。
刘备做出这个决定时 , 惊动全军 , 魏延反倒是最镇定的一位 , 他坦然接受 。
刘备问道:「文长 , 今日我将汉中交付于你 , 你意欲如何?」
魏延答道:「如果曹操举天下精兵前来 , 我替大王挡下他;如果曹操只派偏师十万兵马前来 , 我就替大王灭了他!」
魏延这番话豪气干云 , 诸将都被他的壮志给撼动;但魏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 他以「重门之计」镇守汉中 , 在各个重要关口、隘口设立防御工事 , 让原本地形险要的汉川地区更是固若金汤 。
多年以后的兴势之战 , 即使刘备、魏延都不在了 , 王平、费禕仍旧使用「重门」的防守策略 , 凭兴势山地利之便 , 阻挡了曹爽十万大军的攻势──若非如此 , 后主刘禅未必能够这么安稳地坐在王位上──魏延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 , 彷彿死后还是守护着主君托付给他的汉中 。
诸葛亮主政后 , 对于魏延同样倚重 , 无论进攻或防守 , 文长都是代表性的大将 。
230年 , 魏国大司马曹真大举伐蜀 , 张郃率军走子午道、司马懿领兵走汉水、另一只军队走斜谷 , 多路并进 , 但是遇上了连续大雨 , 曹军费了整整一个月也走不出子午道 , 最后只能撤退;
记载中没有写到蜀汉御敌的经过 , 有可能如《三国志》所言 , 曹真选择还军 , 也有可能是汉中布署严密 , 逼退了曹魏大军 。
曹真伐蜀无功而返 , 同年 , 魏延在进攻端反打了一波回去 ,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统兵作战 , 诸葛亮镇守汉中 , 使魏延和吴懿西入羌中 , 与曹魏在南安郡(今甘肃省内)阳谿交战 , 此战魏延以少击多、大获全胜 , 击退了经验丰富、被羌胡敬为天神的雍州刺史郭淮 。
常常听到有人说诸葛亮不肯重用魏延、甚至刻意压抑魏延 , 这并非事实 , 我们不妨看看孔明如何「打压」魏延:
首先 , 身为丞相 , 诸葛亮特别设立了「丞相司马」这个职位给魏延 , 相当于丞相府的军事参谋 , 又封魏延督前部、领凉州刺史 , 不只如此 , 当魏延大破郭淮之后 , 孔明上表后主迁魏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 , 假节 , 当时有假节殊荣的只有诸葛亮、李严、魏延三个人 , 这些都说明了一件事 , 孔明将魏延视为阵中最倚重的王牌(与其说两人有嫌隙 , 只是对北伐的立场不同罢了)!
231年 , 诸葛亮北伐与司马懿正面交锋 , 依《汉晋春秋》记载 , 魏延、高翔、吴班一举击溃魏军 , 斩敌三千人、获玄铠五千领 , 司马懿仅能自保回营 。
这两场对曹魏的战役 , 都是蜀汉少有的胜仗 , 遗憾的是 , 魏延最光荣的时刻 , 就是现在 , 也只有现在了 。
【爱历史】正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和三国演义里说的一样吗?
文章图片
234年 , 诸葛亮北伐壮志未酬、病死军中 , 蜀汉退兵时引发一场内部乱斗 , 魏延因「叛乱」而死 , 夷三族 。
《三国演义》说魏延有「反骨」 , 这当然只是小说家的创作 , 而《三国志》魏延本传中 , 对于此节的描写又有不少疑点 , 魏延之死可说是三国一大谜团 , 以下进入说书人的办案环节 。
凶手
《三国志?魏延传》明白写出了「仪遣马岱追斩之」 , 最后了结魏延性命的凶手就是马岱 , 这点毫无疑问 。
不过 , 指使马岱下手的另有其人 , 马岱为马超族弟 , 尽管在演义或游戏中相当活跃 , 历史上却没有留下什么记载 , 他的地位根本无法和魏延相提并论 , 就算魏延真有造反的疑虑 , 马岱这样处置妥当吗?为什么不是将魏延交给后主发落呢?
我想幕后黑衣人是这样交代的:「千万不能让魏延逃回去 , 直接斩了他 。 」
这个心狠手辣的主谋不是别人 , 正是杨仪 。
动机
前面已经分析过 , 魏延与诸葛亮并没有什么爱恨情仇 , 两人只是对北伐有不同的战略见解 , 魏延不曾踢倒孔明的续命灯、孔明也不致于设计陷害他 , 事实上魏延和杨仪才是真正的死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