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正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和三国演义里说的一样吗?( 二 )


杨仪才干敏达 , 受到刘备和诸葛亮器重 , 起初孔明以杨仪为丞相长史、以魏延为丞相司马 , 一文一武 , 偏偏两个都是心高气傲之人 , 性格水火不容 , 「亮深惜仪之才干 , 凭魏延之骁勇 , 常恨二人之不平」诸葛亮常常为此苦恼 , 但是又必须借重这两位的长才 , 只能尽量公平对待 , 希望能调解他们的关系 。
然而 , 两人不但常常吵架、而且情况越演越烈 , 魏延有时忍不住拔剑相向 , 杨仪就抹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告状 , 这时候多半是手腕柔软的费禕出来劝架、拉开两个屁孩 , 因为有费禕在 , 两人勉强能够相安无事、为国家效力 。
【爱历史】正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和三国演义里说的一样吗?
文章图片
当孔明逝世以后 , 情况变得不同了──这次不再象是小孩子吵架、而是争夺权位的恶斗 。
手法
据《三国志?魏延传》所言 , 孔明临终前找来杨仪、费禕、姜维 , 交代令魏延断后 , 姜维次之 , 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 , 那就不必管他、直接退兵 。 于是杨仪请费禕前去试探魏延的口气 , 询问魏延有何打算 。
「丞相逝世 , 但这里还有我在啊!难道因为一人之死就要放弃讨贼吗?」不出所料 , 魏延立刻吼叫起来 。 「况且我魏延什么身份 , 竟敢要我听杨仪的号令为他断后!」
魏延原本想留住费禕 , 费禕说道 , 长史杨仪并非掌管兵事 , 现在应该以魏延的布署为主 , 他愿意回头叫杨仪与将士听命 , 了结这件事 。
听起来 , 费禕好像是站在魏延这边的 。
「不好!」眼看费禕远去 , 魏延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 「这两个人关系匪浅 , 如果他们执意退兵 , 藉此诬陷我 , 我根本没有办法证明是他们搞鬼啊!」
这个预感成真了 , 杨仪和费禕调动军队、准备撤退 , 魏延大怒 , 连忙号令退兵 , 抢在杨仪前头南下 , 并破坏沿途阁道 , 试图阻碍杨仪的军队 , 杨仪派人上表指控魏延造反、魏延也上表说杨仪造反 , 两封书信在同一日送到了成都 , 到底真相如何 , 就交给外表看似小孩、智慧却过于常人的名侦探阿斗来判断!
「蒋琬叔叔 , 你觉得谁比较可疑呢?」后主问道 。
「我想长史应该是无辜的 。 」
「董允叔叔 , 你觉得呢?」
「我相信长史 。 」
「那么凶手就是文长了 。 」名侦探阿斗拍拍桌子 , 轻松解决了这个案子 。
在这场不公平的审判过后 , 文长只能面对哀伤的结局 。
【爱历史】正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和三国演义里说的一样吗?
文章图片
魏延引军向南退还 , 在南谷口驻军以待 , 杨仪则派出王平、马岱迎击 , 由于魏延的将士们都自知理亏 , 不敢交战、四散奔走 , 魏延见大势已去 , 想要逃往汉中 , 最后仍死于马岱刀下 , 尸首分离 。
「笨蛋!这下你就不能为非作歹了吧!」杨仪一脚踏在魏延首级上 , 一边露出了大魔王般的笑声 , 那声音在荒郊听起来格外苍凉 。
仪遣马岱追斩之 , 致首于仪 , 仪起自踏之 , 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 《三国志?魏延传》
凶手不只一个
【爱历史】正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和三国演义里说的一样吗?】以上情节皆出自《魏延传》 , 但除了表面上的内容 , 其中暗藏玄机:
首先 , 如果孔明临终前的嘱咐为真(这个命令是否属实也有疑问) , 魏延第一步确实做错了 , 因为他拒绝退兵 , 引发了后续事件 , 但这件事或许早在杨仪的计算之中 。
「亮适卒 , 祕不发丧 , 仪令禕往揣延意指 。 」原文用「揣」这个字 , 可见有试探之意 , 并不是以明确的书信命魏延断后 , 只是探问口风 , 魏延毕竟是武人 , 斗不过杨仪和费禕的心机 , 身为前锋的总督帅、当时军中第一号人物 , 他拒绝撤退、拒绝替杨仪断后倒也不意外 。
【爱历史】正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和三国演义里说的一样吗?
文章图片
当魏延出言「抗命」后 , 费禕便假意附和、同意军事交由魏延做主 , 他却溜回去与杨仪一同撤退 , 看到这里 , 我们大概知道这整个计划的主谋了 , 魏延的死并不是一场意外 , 甚至可以说是杨仪与费禕设计的谋杀 。
虽然魏延背着「反叛」之名而死 , 但陈寿撰写《魏延传》时也在字里行间透露许多讯息 , 他说魏延根本无意向北叛逃、而是往南撤退 , 为的只是想除掉杨仪而已 , 虽然平日诸将与他不合 , 但大家早已认定魏延是能够接任孔明北伐大业的人才 , 一切线索都指向魏延是被陷害的──杨仪与费禕 , 正好就是诸葛亮、魏延死后有机会掌权、有机会获得最大好处的得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