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庐文化《别想那只大象》|别想那只大象:“隐喻”和“框架”是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

:原题为_湛庐文化《别想那只大象》|别想那只大象:“隐喻”和“框架”是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
【湛庐文化《别想那只大象》|别想那只大象:“隐喻”和“框架”是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编者按】
乔治·莱考夫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特聘教授 , 认知语言学家 , 他试图用“别想那只大象”的例子说明 , 在语言大战中战胜对手的方法很简单:千万不要用对方已经不断重复强调的关键词 。 他告诉我们 , “隐喻”和“框架”是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 , 你可以运用这两种武器迅速了解对方言语的核心含义 , 并做出反应 。 本文摘自乔治·莱考夫的《别想那只大象》 , 由澎湃新闻经湛庐文化授权发布 。
框架的力量
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认知科学基础课上讲框架时 , 总是先让学生做一个练习 。 练习内容是这样的:别想大象!你做什么都行 , 就是别想大象 。 我还从来没发现有学生能做到这件事情 。 每一个词都跟“大象”这个词一样唤起了框架 , 而框架又涉及一种形象或者其他类型的知识:大象体格庞大 , 有蒲扇般的大耳朵、长长的鼻子 , 马戏团里有大象 , 等等 。 这个词的定义与该框架相关联 。 每当我们否定框架 , 也就唤起了框架 。
尼克松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后才发现了这一点 。 水门事件期间 , 尼克松承受着辞职的压力 , 在电视上向公众发表演说 。 他站在所有人面前说:“我不是骗子 。 ”结果 , 人人都以为他是个骗子 。 这给了我们一条有关框架的基本原则 , 也就是你在和对方争论时 , 切莫使用他们的语言 。 他们的语言确立了一个框架 , 但那绝不会是你想要的框架 。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 自从乔治·W.布什进驻白宫那天起 , 白宫里就开始传出“税收缓解”(tax relief)的说法 。 自此以后 , 这种说法几乎天天都会重复 , 介绍小布什政策的媒体会用它 , 然后它慢慢地成为公共话语的一部分 , 甚至一些自由派人士也开始用它 。
你想想“缓解”这个词确立的框架吧 。 要有“缓解” , 就必然有痛苦 , 也就必然有承受痛苦的一方和消除痛苦的人 , 而消除痛苦的人就成了英雄 。 如果有人想要阻挡英雄 , 那这个人就成了阻挡“缓解”的恶棍 。
一旦“税收”这个词后面加上了“缓解” , 就得到了一个带有隐喻意味的结果:税收是一种痛苦 。 带走痛苦的人是英雄 , 阻止他的人是坏蛋 。 这就是框架 , 由“痛苦”和“英雄”这类概念构成 。 唤起这一框架的语言出自白宫 , 进入了新闻通稿 , 进入了所有的电台、电视台和报纸 。 很快 , 连《纽约时报》也用起“税收缓解”的说法来了 。 它不仅出现在福克斯电视台(Fox) , 还出现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 它出现在每一家媒体 , 因为它是“总统的税收缓解计划” 。 很快 , 民主党人也用起了“税收缓解”这种说法 ,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这一做法效果显著 。 我们看到 , 进步派采用了保守派的税收观点 , 推出了一套“针对中产阶级税收缓解”的计划 。 进步派接受了保守派的框架 。 保守派设下了一个陷阱:他们的用词把你扯进了他们的世界观 。
这就是框架的作用 , 让语言吻合你的世界观 。 它不仅仅是语言 , 更重要的是观念 , 语言则承载、唤起这些观念 。
隐喻的力量
我曾问自己 , 为什么保守派这么爱谈家庭价值观?为什么有些价值观算是“家庭价值观” , 有些就不算?为什么他们的候选人在总统竞选、议员竞选等活动中 , 眼睁睁地看着世界受到核扩散和气候变暖的威胁 , 却要大谈特谈家庭价值观呢?
此时 , 我想起我有个学生在几年前写了一篇论文 , 揭示出人们都喜欢把“国”隐喻为“家” 。 例如 , 美国有“开国之父” , 有“美国革命女儿会”(Daughter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 人们会说“送儿子们”上战场 。 这样的隐喻很自然 , 因为我们通常会从家庭与社区等小群体的角度 , 去理解国家等大型社会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