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爱唠叨|为什么现代人寒湿重?湿气还有表里之分?看完这篇就明白了
为什么现代人寒湿重
首先就是饮食习惯 。
喝牛奶 , 吃太多的肥腻的食物 , 容易形成寒痰湿体质 ,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 容易患上的疾病也不同 。 如痰湿体质的人就比较容易受寒 , 寒气重之人吹到冷风、吃冷的东西都可以形成湿邪 。
很多人对“受寒”的理解不全面 。
我们受寒其中一种表现就是“立毛肌战栗” , 这是热量的丢失 , 这种受寒如果能及时换到温暖的环境 , 或是遇到体质较好能够自我调节的人 , 寒气便会消失
而如果此人无法抵御这份寒气或超过调节的范围内 , 寒气就会入内 , 觉得身体里面很冷 , 衣服穿多也不够暖 , 这就是中医所讲的恶寒 。 恶寒 , 是表有寒的主证 , 《伤寒论》里就讲过太阳病:“太阳之为病 ,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其实这些“不适”的症状 , 只是人体为了排除寒气而及时调整机体的一些措施 , 并不是病 , 因此我们只需要提升身体的阳气 , 帮助身体排邪 , 身体便能恢复如初 。
现在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小朋友吃酸奶 , 包括现在到处都是酸奶、益生菌的广告 。 成年人喜欢喝冷饮吃冰棍 , 电视广告也告诉大家“冰镇饮料 , 清凉一夏”、“透心凉 , 心飞扬” , 其实寒凉的东西进入身体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阳气)去吸收消化它 , 所以寒凉的东西会更多地耗损你身体的阳气 , 使身体朝着寒湿体质方向加重 , 从而变得易病体质 。
比如说这次新冠病毒疫情中去世的很多老人家 , 他们其实都是有基础病的 , 也就是先有一个不好的体质 , 然后才容易感染病毒 。
文章图片
其次生活环境 。
现代人普遍都因为长时间都呆在空调房里边 , 使身体慢慢的形成表寒症 , 跟体质夹杂起来 , 可以表现出来表寒或者是表湿相兼 , 还有普遍存在的熬夜晚起 。 熬夜伤阴 , 晚起的人阳气升发又受阻 , 所以现代人大部分都正气虚 , 抵抗力弱 。 几个因素夹杂起来 , 正气不足、寒邪夹杂湿邪 。
还有一些情况 , 比如湿阻气机、久瘀化热等 , 慢慢的就会形成一些顽固性的慢性病 , 如慢性咽炎、鼻炎、肠胃炎、还有风湿病、皮肤病、过敏等 , 这些病都被西医贴上了“不治之症”的标签 。
湿邪分表里 。
湿气是大家很熟悉的 , 很多人都会说自己体内有湿 。
举例说明 , 舌苔厚一点有点腻 , 有的人会大便粘马桶 , 有的人容易困倦、睡不醒等等 。 有些人听别人说喝薏米水可以祛湿 , 但是效果又不好 。
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 , 不要随便盲从地喝薏米水 , 因为薏米性寒 , 所以如果你想用薏米化湿的话 , 一定要先把薏米洗干净 , 沥干水分到干锅里去干炒至焦黄 , 制成炒薏仁 , 你再去煮水的话 , 它就有祛湿的效果 。 如果你没有这道工序的话 , 我要很负责任的告诉你 , 没有用 , 效果不好 , 搞不好还便秘 , 腹胀 。
什么是表湿?
很多人局限性的理解表症 , 就是风寒感冒时出现的头项强痛流鼻涕!这种理解 , 对于很多疾病的辩证会没有办法入手 , 没有办法仔细的分析病情 。
表的概念很大 , 头、面部、皮肤、经脉、还有皮肉、筋骨等等 , 这些都属于表 。 考虑表证的可能 , 像风寒感冒 , 脉浮头项强痛等 , 是因为太阳之表有寒 。 表有湿呢?早在《黄帝内经》里就讲过:“因于湿 , 首如裹” 。 湿邪犯头面部 , 可以出现头上像裹了湿漉漉的毛巾一样难受 , 温病大家薛生白老先生的著作《湿热病篇》里讲过:“然所云表者 , 乃太阴阳明之表 , 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之表肌肉也 , 胸中也 。 ”这里薛老先生所指的太阴是足太阴脾经 , 阳明指的是足阳明胃经 。 脾胃主四肢、主肌肉 , 湿犯其表 , 起病之初就会有肌肉酸痛等症状 。
正确认识到表湿的存在就可以解决一大类病 。 比如小朋友发烧 , 临床中很常见的是吃了退烧药之后 , 体温退到38度左右就退不下来了 。 然后他反复发烧起来 , 遇到这样的病例 , 我们能用中医的角度去找到湿邪 , 并且及时清除湿邪 , 可以让发烧很快的退下来 。 如果湿邪不除 , 发烧就容易反复 , 病程往往会比较长 。
- 春秋悦读书|你脸色暗黄知道是为什么吗?来这找原因
- 「」为什么有人总是满头大汗,有人却从不出汗?终于找到了原因
- 【医生】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很多人经常抽烟却寿命更长?医生说了大实话
- 赛戈健康|为什么有些人喝了老白茶反倒更困?
- 心血管病医生李运涛|血小板是什么?为什么心血管病患者都需要吃抗血小板药?
- 叮当快药TB|当心癌变,为什么口腔溃疡总是好不了?这4种情况赶紧治
- 健康直通车|为什么老人会有“老人臭”?每个人老了都会变臭吗?
- 一叶浅舟|为什么湿气还是很重?,喝红豆薏米粥!但感觉怎么没啥效果
- 挣脱枷锁的囚徒TB|为什么狂犬病一旦发病就没治了?
- 「长寿」为什么说,晚餐决定人的体重和寿命?想要健康长寿,坚持3多4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