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海康威视凭什么成为机构的心头好?( 二 )


为了顺应行业潮流 , 在公司定位上 , 海康已经在不断地弱化安防公司的概念 , 逐渐定位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 ”
此外 , 作为全球行业龙头 , 海康海外业务占比接近30% , 海外市场带来的增量也不容忽视 。 虽然近年来全球行业增速已经降到7%左右 , 但在更广大的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 , 传统安防产品的渗透率相对较低 , 海康的发展显然具备更大空间 。
整体增量空间犹存 , 随着技术和需求的升级换代 , 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在持续提高 。 2018年 , 我国视频监控前三强占市场份额CR3突破50% , 到2020年 , CR3海康、大华和华为市占率超过64% , 三年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
行业集中度提升有利于龙头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 作为绝对霸主的海康威视 , 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 。
【海康凭什么?】
行业前景看起来又是一片蓝海 , 但是海康并非没有隐忧 , 除了大华等老对手之外 , 最大的挑战 , 来自于其他巨头类公司的竞争压力 。
其中 , 最重要的搅局者是华为 , 这家科技巨头进入视频服务行业的时间并不长 , 但是凭借强大技术能力、品牌优势和政商关系 , 华为业务成长得非常快 , 特别是对B端大订单的获取方面非常强势 。 华为目前已经在全球视频监控行业排行第四 , 仅次于海康、大华和安讯士 。
华为之外 , 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对视频服务行业也虎视眈眈 , 其打法和华为类似 , 主攻的也是行业内B端大订单 , 成为行业的重要变量 。
与上述巨头相比 , 海康虽然在公司体量上不及对手 , 但是作为行业先行者和业务更为专注的公司 , 其视频技术方面的能力并不逊色 , 这从海康的研发人员数量和研发投入可见一斑 。
最近5年 , 海康研发总投入超过200亿元 , 研发技术人员超过2万人 , 占到了公司总人数近50% 。
2020年 , 公司研发投入达到63.79亿元 , 占营收的比例达到了10.04% , 研发强度进一步提升 。
这个数据有多牛逼呢?
在A股4000多家公司中 , 研发投入超过50亿、且占营收比例超过10%的 , 只有海康威视和中兴通讯两家公司 。
在大规模研发投入的支撑下 , 海康的底层技术能力近年来获得大幅提升 , 计算架构有云边融合(即云端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的融合) , 数据架构有物信融合(智能物联网与信息网融合) , 算法有AI开放平台 , 软件形成了组件化开发的方法 , 以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不断迭代完善 。
在行业内特别是传统政务领域积累的渠道资源 , 也是海康非常重要的护城河之一 。
深耕安防20年 , 海康作为安防产品供应商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盛世大阅兵等超级项目 , 在政府系统具备很高的口碑 。 安防系统的转换成本很高 , 特别是对于造价较高的项目 , 一旦前期选择了海康 , 后期在有了新的需求时 , 为了软硬件之间的兼容 , 可能也更倾向于选择海康 。
海康最大的护城河 , 还是来自于对于下游碎片化应用场景中用户需求的服务能力 , 这是公司基于多年行业经验和海量数据积累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 而这部分需求 , 既是当下行业最大增量所在 , 也是新进入的巨头很难跟海康竞争的领域 。
事实上 , 淡化安防公司的概念后 , 海康围绕信息捕捉 , 传输 , 处理 , 预警 , 不断拓展各细分行业的业务范围 , 创新业务在2017年的营收只有17亿 , 到2020年增长到62亿 ,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4% 。
当然 , 日益庞大的碎片化市场需求 , 最大特点是非标准化 , 一定程度上是脏活累活 , 这是更大体量的巨头公司进入意愿较低的领域 , 同时对海康的管理和流程控制能力也会提出重大的挑战 。
从这个角度上讲 , 服务范围更广更杂的海康威视 , 尽管毛利率可能比不上那些专拿大单的巨头 , 但是给行业带来的价值可能是最大的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 , 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 , 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
【海康威视|海康威视凭什么成为机构的心头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