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海底捞被曝给顾客打标签一事引起关注。24日,海底捞向采访人员表示,门店管理人员可以在会员系统中对顾客就餐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补充,但已从2020年起明确禁止对顾客个人信息如体貌特征等进行任何备注。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报料称,海底捞在会员系统里私下给顾客贴标签,包含了体貌特征和个性需求等信息。
文章插图
对此,海底捞于2月24日回应采访人员称,为了持续提升和优化顾客的个性化服务需求,门店管理人员可以在会员系统中对顾客就餐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补充(如麻辣锅去葱段、柠檬水加冰等)。
海底捞已于2020年起对相关内容进行持续优化,明确禁止对顾客个人信息如体貌特征等进行任何备注。并于2021年1月全部排查整改完毕,所有新增信息均需要通过严格审核。
海底捞表示,尊重每一位用户隐私,感谢大家的监督与关心,将持续秉承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友好、温暖、愉快用餐体验的初心,持续提升和优化公司的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对采访人员分析称,从法律来看,如果海底捞把消费者体貌特征和个性特征贴上标签,涉嫌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如果海底捞对贴标签的顾客采取差异化措施,涉嫌对顾客构成歧视行为;如果贴上标签在企业内部共享,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权。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维维认为,海底捞作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数据保护义务,应当根据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个人信息的种类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等,采取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
海底捞关店300余家业绩下滑亏损超38亿元
2月21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盈利警告。采访人员从中获悉,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预计年度净亏损人民币38亿元至45亿元,主要原因为关停了300余家门店及餐厅业绩下滑等。
警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录得亏损约人民币38亿元至45亿元。对比2020年约人民币286亿元的收入,海底捞2021年收入预计超过人民币400亿元,增长超过40%。
文章插图
海底捞称,预期亏损主要归因于2021年300余家餐厅关停及餐厅经营业绩下滑等因素导致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人民币33亿元至人民币39亿元。此外,由于全球持续变化和反复的疫情,2020年、2021年门店网络快速扩张以及海底捞内部管理问题等对海底捞餐厅经营状况带来冲击。
海底捞表示,为提升营运表现,公司于2021年11月推行“啄木鸟计划”,由执行董事兼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领导。公司亦实施积极措施控制租金及其他运营成本,严谨管理运营资金并运用信贷融资和股本融资手段,确保现金流稳健及现金状况良好。
2月22日,海底捞向采访人员表示,“剔除关店因素,国内运营餐厅整体表现仍然平稳”。
同时,海底捞称,将继续推动数智化发展,强化内部管理,探索新的发展活力和动能,在帮助进一步维持巩固餐饮市场稳定复苏成果的同时,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据此前报道,2021年11月,海底捞发布公告称,集团已决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渐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海底捞在微博发布公开信称,这些门店经营未达预期,主要是由于公司在2019年制定的快速扩张策略所致,表现为部分门店选址出现失误,让各级管理人员无法理解且疲于奔命的组织结构变革,优秀店经理数量不足,过度相信连住利益的KPI指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6月15日,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在投资者交流会上坦言,承认对新冠疫情的趋势判断错误。“2020年6月我进一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截至2月22日9时58分,海底捞报收每股18.84港元,跌1.26%,总市值1050亿港元。
【 杨利娟|海底捞被曝给顾客打标签?最新回应来了】来源:南方都市报、红星新闻、中国证券报
- 门店|1年关掉300家店,海底捞私自给顾客打标签,声称为了更好地服务
- 西米捞|草莓西米捞
- 个人隐私|给顾客贴标签?海底捞回应
- 顾客|海底捞回应顾客备注,有个性化备注才有个性化服务
- 南海一号|南海发现800年前沉船,我国出资5亿打捞,英国一口咬定是他们的
- 海底捞|热搜第一!著名火锅连锁品牌被曝私下给顾客打标签...
- 顾客|人民热评:海底捞给顾客“贴标签”,别“见人下菜碟”
- 头回客|海底捞私下给顾客打标签?消费者担心的是“看人下菜碟”
- 外貌|正观快评:海底捞给顾客外貌贴标签,算哪门子优化服务
- 市场营销|海底捞私下给顾客打标签?消费者担心"看人下菜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