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展|粉色前掠翼战机亮相航展,以人类现在的航空技术,能造得出来吗?


航展|粉色前掠翼战机亮相航展,以人类现在的航空技术,能造得出来吗?
文章图片
航展|粉色前掠翼战机亮相航展,以人类现在的航空技术,能造得出来吗?
文章图片
航展|粉色前掠翼战机亮相航展,以人类现在的航空技术,能造得出来吗?
文章图片
航展|粉色前掠翼战机亮相航展,以人类现在的航空技术,能造得出来吗?
文章图片
航展|粉色前掠翼战机亮相航展,以人类现在的航空技术,能造得出来吗?
文章图片
航展|粉色前掠翼战机亮相航展,以人类现在的航空技术,能造得出来吗?
文章图片
航展|粉色前掠翼战机亮相航展,以人类现在的航空技术,能造得出来吗?
文章图片
最近 , 在刚刚开幕的某航展上出现一架粉红色的“战机” , 其超前设计连科幻小说作者都自叹不如 , 嫌自己太没有想象力了 , 这让很多人特别激动 , 以为是什么六代机或者七代机就要闻世了 。 实际上 , 它只是战机爱好者设计的艺术作品 , 外观也没有完全脱离“战斗妖精雪风”的模样 。
这是不是有点夸张?
其实跟“战斗妖精雪风”差不多
不过 , 看到它的气动设计 , 倒让人想起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 , 比如说以现在人类的航空科技 , 能否造出“战斗妖精雪风” , 或者航展上这架粉红色“星际战机”?今天我们不妨来解答一下 。
我们真能造出这样科幻的粉红战机吗?
首先 , 航展上出现的这架“星际战机” , 外形最大的特征是分裂式机身 。 其实 , 这种设计在现实中还真有 , 比如英国BAE系统公司在2017年就公布了一种分裂组合式无人机 , 执行大航程任务时 , 几架无人机组合起来飞行 , 到达目的地之后再分开 , 单独活动 。
BAE无人机组合状态
BAE无人机分体状态
当然 , BAE的无人机再分裂 , 也没办法将机身、雷达罩、座舱分开 , 这就有点像钢铁侠招之即来、逐一合体的钢铁战衣了 , 目前看来 , 还不可能实现 。 况且 , 这种分裂看起来更像是皴裂 , 只有保养不善的F22战机可比了 。
F22:皴裂我熟
而粉红色“星际战机”第二个最显著的外形特征 , 是采用了前掠翼设计 。 也不知道为什么 , 很多人一画未来战机 , 就少不了前掠翼 , 似乎前掠翼就是未来战机的通行证 , 对其凶猛的印象可能来自苏47“金雕” 。
前掠翼看起来的确科幻
【航展|粉色前掠翼战机亮相航展,以人类现在的航空技术,能造得出来吗?】但实际上 , 二战时期德国的Ju-287轰炸机、1944年抗战时期咱们的“研驱一式”验证机XP-1、二战后美国贝尔X-5、格鲁曼X-29、德国汉莎HFB 320喷气式客机、捷克莱特库诺维采的LET L-13双座滑翔机、塞纳斯Cessna NGP单引擎通用飞机和俄罗斯SR-10教练机 , 都是采用前掠翼设计 。
Ju-287轰炸机
汉莎HFB 320喷气式客机
但是事实证明 , 它们并不成功 , 前掠翼具有更高的缠斗操控能力和更高的升阻比 , 带来结构、升力和机动性的好处的同时 , 但翼尖和翼根在高速高机动下要承受巨大应力 , 对材料強度要求非常高 , 且翼尖振颤至今沒有妥善解決 , 所以只是“叫好不叫座” 。
做这种慢速教练机还可以
当然 , 这些是对于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而言的 , 前掠翼在太空中 , 甚至是外星大气层中的飞行效果 , 尚不得而知 。 一种普通的理解是在空气越稀薄的地方 , 前掠翼越香 , 因为稀薄的空气会减少其翼尖和翼根遭受的应力 。 这么说来 , 前掠翼还真是“星际战机”的绝配了 。
是不是很眼熟啊
另外 , 据说这架粉红色“星际战机”使用的力场驱动发动机 , 在小编的理解中 , 它就和反重力发动机一样玄幻 。 其实目前人类正在研制的最先进发动机 , 在航空方面主要是自适应循环发动机、这是六代机的标配 , 还有高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 。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
而在航天方面 , 目前主要的攻关方向在核聚变火箭发动机 , 2013年35个国家在法国戛纳开始建造人类第一个核聚变反应堆 , 据说今年开始启动反应堆 , 2025年开始等离子体试验 , 2035年开始进行全氘 - 氚聚变实验 , 但它距离实际应用 , 变成火箭发动机还早得很 。 即便有一天人类真的造出了核聚变火箭发动机 , 但距离力场驱动发动机和反重力发动机还早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