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志愿军祭文的一点个人看法

对志愿军祭文的一点个人看法
这篇文章属于祭文,古风古韵,是建国70多年来,官方首次用比较地道的古文,写的一篇祭文 。
文章用典较多,用典多数都比较准确,但是有几处还是有问题,包括祭文字词使用,还可以继续雕琢 。
比如,:“守在四夷”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诸侯 。”《淮南子》:“故天子得道,守在四夷;天子失道,守在诸侯 。”但是很明显有歧义,作为独立国家的朝鲜是不是四夷?他们是否认同为中国之夷?容易引起误会,当然“守在四夷”也有其他内涵,但是个人以为带有古代政治内涵的夷狄一词,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有点相违和 。
向兵革之方坚,此处用利坚,更为稳妥,兵革方坚,古文中没有出现过 。虽然《孟子》有兵革非不坚也 。如果用利坚,则是兵利革坚,又暗指美利坚,可以看做双关 。
安故境于桑梓,依同袍之坟茔 。
故境一词使用有误,甚为不妥 。故境,出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於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故境就是失去的国土 。安故境于桑梓,这个于意思等同于“之”,但是故境不同于“故土”,失而复得是故境,与故土含义还是有区别的 。
其次,安故境于桑梓,依同袍之坟茔 。如果故境与桑梓意思相近,那么语意重复 。与下句,依同袍之坟茔 。似乎句子形式不同,那么在骈文里出现这种情况,是不太合适的 。所以,笔者认为这是此文最大的硬伤 。
魂兮归来,布奠倾觞 。适民之愿,观国之光 。
这句观国之光,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出自《易 观》意思是,考察别国政教风俗 。然而志愿军本是中国人,何谈别国?当然这也不必较真,一定程度上可以活用 。
但是既然最后一段有“布奠倾觞”一词,那么句首应写:“谨以时羞清酒祭于志愿军灵前” 。如《祭十二郎文》:“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最后也要写,:“伏惟尚飨”,或者“尚飨” 。如《祭十二郎文》“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这样更加正规,庄重 。
但此文前后皆无,作为传统祭文,本文格式是不是存在问题,值得商榷 。
附,志愿军祭文注释
维辛丑年丙申月甲寅日,中华军民谨致祭于志愿军烈士灵前:
夫闻守在四夷,先贤之训 。去故鼎新,于初有衅 。壮士怀德,寄身锋刃 。。。
「守在四夷」出《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去故鼎新」即「革故鼎新」,出《周易·杂卦传》:“《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有衅」出《左传·桓公八年》;「怀德」出《论语·里仁》;「寄身锋刃」出唐李华《吊古战场文》;「魄毅鬼雄」出《楚辞·九歌·国殇》:“魂魄毅兮为鬼雄”,此句又作“子魂魄兮为鬼雄” 。;「金石为震」出南朝江淹《别赋》:“金石震而色变”;
忆昔遥涉大川,开国用命 。勍敌若云,深雪没胫 。长津苦寒,上甘危岭 。仁师何惧,奇勋卓炳 。
「涉大川」见《周易》各篇,共十一卦;「用命」出《尚书·夏书·甘誓》;「勍敌若云」,「勍敌」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敌若云」出《楚辞·九歌·国殇》;「深雪没胫」出《吊古战场文》:“积雪没胫”;「奇勋」出唐李白《送张秀才从军》;
卫乾元之来复,向兵革之方坚 。既登车而不顾,唯取义而忘旋 。扫积威于四世,振民志于百年 。痛灵路之超远,留异域以长眠 。
「乾元」出《周易·彖传·乾卦》;「来复」出《周易·彖传·复卦》;「兵革」出《周礼·地官·酇长》;「登车而不顾」出《战国策·燕策三》:“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晋陶渊明《咏荆轲》作:“登车何时顾”;「旋」即「旋踵」,出《战国策·中山策》:“死不旋踵”;「积威」出《司马法·定爵》;「四世」出《尚书·周书·毕命》「民志」出《周易·象传·履卦》;「超远」出《楚辞·九歌·国殇》;
日居月诸,野旷天清 。骨肉望绝,国人思盈 。唯离恨以不息,孰山海之可平?岂忠魂之入梦,洵来者之寓情 。扶辁车以偕返,眺归桅以相迎 。安故境于桑梓,依同袍之坟茔 。
「日居月诸」出《诗·邶风·柏舟》;「野旷天清」出唐杜甫《悲陈陶》;「望绝」出司马相如 《长门赋》;「思盈」出唐陈子昂《送客》;「洵来者之寓情」,「洵情」出《诗·陈风·宛丘》:“洵有情兮”;「辁车」出《礼记·丧大记》郑玄注;「偕返」出汉董仲舒《士不遇赋》;「故境」出《史记·卷六十四·司马穰苴列传》;「桑梓」出《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同袍」出《诗·秦风·无衣》;
魂兮归来,布奠倾觞 。适民之愿,观国之光 。我民则富,我国则强 。明明赫赫,立于东方 。济济多士,作孚万邦 。英灵所视,既乐且康 。英灵所葆,福祚绵长 。魂兮归来,以反故乡 。魂兮归来,维莫永伤!
「魂兮归来」出《楚辞·招魂》;「布奠倾觞」出《吊古战场文》;「适民之愿」同「适乎民愿」,出晋郭象 《<庄子>序》;「观国之光」出《周易·观卦》;「明明赫赫」出《诗·大雅·大明》;「济济多士」「作孚万邦」皆出《诗·大雅·文王》;「福祚」出《左传·昭公十五年》;「维莫永伤」出《诗·周南·卷耳》:“维以不永伤” 。
【对志愿军祭文的一点个人看法】

对志愿军祭文的一点个人看法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