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说自话的九窍|从出师表看诸葛亮北伐的无奈( 二 )
文章图片
世之事 , 由是感激 , 遂许先帝以驱驰(说明跟刘备混的缘由 , 有些狗血 , 不过 , 刘备的礼贤下士 , 的确为蜀汉政权带来了大批人才 , 此时的诸葛亮可以说是当时最强政治家、战略家了) 。
后值倾覆 ,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先帝知臣谨慎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上面几句话 , 与其说是讲给刘禅听的 , 不如说是讲给谯周之流听的 , 用先主来压!这是常用的政治手段) 。
受命以来 , 夙夜忧叹 , 恐托付不效 , 以伤先帝之明(又是在借用先帝之名 , 说是恐伤“先帝之明” , 实际上还是自己的意思 , 那就是 , 北伐!北伐!还是说给益州派的听的) 。 故五月渡泸 , 深入不毛 。 今南方已定 , 兵甲已足 , 当奖率三军 , 北定中原 , 庶竭驽钝 , 攘除奸凶 , 兴复汉室 , 还于旧都(这是蜀汉军事的最高目标 , 早在隆中对时期 , 诸葛亮就把它上纲上线了 , 刘备虽然抛弃了 , 可是 , 孔明仍然坚持 , 即使是明知希望渺茫的情况下 , 实在是个悲壮英雄 , 孔明绝对是英雄 , 其实 , 时人于此也然 。 孔明当政时 , 对益州派大多大行压制 , 可是死后 , 益州百姓仍自发地为他立庙 , 而且 , 益州派文人对他也是极为尊敬和怀念的 , 详见蜀书各传 , 即使如陈寿 , 作为孔明最大政敌谯周的弟子 , 对于孔明也是如望泰山之情) 。 此臣所以报先帝 ,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进一步说明北伐的理由之堂皇) 。 至于斟酌损益 , 进尽忠言 ,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实际上又捧了他们一下)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 , 则治臣之罪 , 以告先帝之灵 。 若无兴德之言 ,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 , 以咨诹善道 , 察纳雅言 , 深追先帝遗诏 。 臣不胜受恩感激 , 今当远离 , 临表涕零 , 不知所言 。
实在是很诚恳的表!
文章图片
北伐时期的诸葛亮
以下小编还要瞎逼逼几句
武侯北伐是绝对符合荆襄派的利益的 , 因此 , 北伐方针绝不是武侯一个人撑的 , 而是大批荆襄豪族的支持 。 武侯薨后 , 荆襄派仍然坚定执行 , 例如蒋琬 , 可是 , 因为当时荆襄豪族的第一代几乎死绝 , 而第二、三代在朝中的影响力明显下降 , 所以 , 没有贯彻为国策 , 至于费祎 , 还没有等到有利时机便被降将郭循所刺 , 到了姜维当政 , 则再一次实现了北伐的方针(此时 , 荆襄老臣所剩极少 , 如廖化 , 本是关羽部将 , 再如宗预 , 本来只是张飞的家臣 , 居然已经官据要职) , 顺便提一句 , 姜维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 不但和朝中文臣闹翻 , 还和军中第二号人物张翼(少有的出任要职的蜀人 , 当年官拜征西大将军)闹翻 。
由于当权派几乎全是荆襄贵族 , 而且奉行抑蜀政策 , 致使蜀汉后期人才严重匮乏 , 以至于今人误以为蜀人偏弱 。
武侯急着北伐就是因为害怕长此以往 , 荆襄派老人退出历史舞台 , 益州人得势 , 故而马不停蹄 , 连年征战 , 从荆襄派的角度看 , 这在战略是完全可行的 , 而且是唯一可行的(从后人的眼光、从整体的益州来看 。 注意这不是后主的蜀汉政权 , 当然从后主的蜀汉政权看 , 这也是唯一可行的 。
还有 , 入蜀以后 , 孔明对于蜀人的政策 , 和刘备的完全不同 。 刘备基本上是重用蜀人的 , 如法正、黄权等人 , 使之与荆襄派并驾齐驱 , 这也是刘备的政治智慧 , 因为裁判是永远不会出局的!但是夷陵战后 , 刘备驾崩 , 到了诸葛亮执政时期基本上采用抑制蜀人的政策 。 这和国策的不同有关 , 后诸葛亮时代 , 所接替诸葛亮的都是荆襄派的大员 , 如蒋琬、费祎等历任蜀汉当政者都贯彻这一方针 。
- 新大众历史观|为什么?,《隆中对》和《出师表》中对益州富庶程度描写相差甚大
- 海佑讲史|蜀汉为何最先灭亡?《出师表》中早有征兆:诸葛亮犯了一个大错,原创
- 海佑讲史|蜀汉为何最先灭亡?《出师表》中早有征兆:诸葛亮犯了一个大错
- 不才小生阿逸君|诸葛亮在《隆中对》和《出师表》中为何对益州描述不一样?
- 秀秀说历史|诸葛亮《出师表》中为什么不提赵云或魏延,却大肆夸奖将军向宠?,原创
- 历史小火锅|华歆《止战疏》救了蜀国,诸葛亮的《出师表》让蜀国陷入战争泥沼
- 聊斋史话|刘备诸葛亮都夸过,为何在历史上却没存在感,《出师表》中的向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