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据统计 , 全国56个民族中 , 云南就有52个 ,
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 ,
除汉族外 , 少数民族有25个 ,
是个非常多元的省份 。
在如此丰富的民族文化的滋养下 ,
云南省也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 。
文章插图
热巴舞
文章插图
?子鹤
大理州弥渡县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
2014年07月16日 ,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热巴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编号Ⅲ-21 。
文章插图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 。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 , 以铃鼓为主 , 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
文章插图
据史料记载热巴起源于公元十一世纪 , 由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所创建 。
文章插图
热巴的前身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巫术”和“图腾舞” 。它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高超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和奇特的面具 , 又吸收了古象雄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的精髓 , 从而成为藏族古代灿烂文化艺术中的奇葩 ,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
文章插图
热巴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等地及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藏族聚居区 。
文章插图
热巴舞是一种由鼓钹(单钹)、锣伴奏的集体大型歌舞 , 技巧性较强 。跳热巴舞的原意是为了求佛保佑村寨平安、六畜兴旺和消灾、祈丰收 。唱、舞、器乐、服装等方面的艺人需经事前长时间的培养、训练 , 方能参加 。
文章插图
彝族跳菜
文章插图
?子鹤
大理州南涧县
2008年6月7日 , 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申报的“彝族跳菜”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编号Ⅲ-71 。
文章插图
彝族跳菜又名“抬菜舞” , 彝语称为“吾切巴” , 是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境内流传的一种礼节性风俗舞蹈 。它起源于古老的祭祀 , 长期以来一直在南涧彝族地区传沿不绝 。
文章插图
彝族民间办宴席上菜时 , 为敬重宾客、增加喜庆气氛 , 往往要跳起这种舞蹈 。在《奉圣乐》伴奏下 , 舞者捧盘或托盘起舞 , 舞姿多以旋转为主 , 舞袖旋转 , 姿态繁多 , 时而刚劲 , 时而蹁跹 。
文章插图
彝族跳菜反映了彝族人民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展现出他们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特点 , 具有原始宗教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目前 , 跳菜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活动后继乏人 , 已处于濒危状态 , 亟待保护传承 。
文章插图
彝族大三弦
文章插图
?子鹤
曲靖陆良、昆明石林
彝族大三弦经批准被列入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早期的跳乐 , 彝语又称“阿博毕” , 为拍掌跳之意 , 舞蹈节奏舒缓 , 动作轻盈舒展 , 男女边弹边唱边舞 , 伴奏乐器除小三弦外 , 还有笛子、三胡、月琴和木叶等 , 多在村寨以内选择场地进行 。民国以后 , 伴奏跳乐的葫芦小三弦改为木制筒形小三弦 。
文章插图
1921年 , 弥勒县凤凰村阿细青年段显王在筒形小三弦的基础上 , 制作出第一代大三弦 。1930年 , 西山烂泥箐村小伙张崇仁制作出第二代大三弦 , 从此用大三弦伴奏跳乐 , 传遍阿细的每个村寨 。此后 , 彝族民间艺人石凤林等 , 又对大三弦进行了改革规范 , 才成为广为流行的彝族大三弦 。
文章插图
彝族大三弦由共鸣筒、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缚弦和琴弦等部分构成 , 规格尺寸不一 , 琴身全长多为130厘米~140厘米 , 民间特大的大三弦 , 琴身全长可达180厘米~200厘米 。彝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 , 民间很早就有了歌舞活动 。
文章插图
每逢彝族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 , 人们都要身着盛装 , 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男子手持小三弦边弹边跳 , 女子则边舞边双手拍掌和用脚踏地 。
文章插图
傣族象脚鼓舞
文章插图
?子鹤
德宏芒市、西双版纳
2008年 , 傣族象脚鼓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编号Ⅲ-61 。
文章插图
象脚鼓舞是傣族流行最广泛、表演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民族舞蹈 。它有独舞、对舞、群舞等多种表演形式 , 可在多种场合表演或自娱 。
文章插图
表演目的在于祭祀神灵 , 驱灾避邪 , 庆贺丰年 。象脚鼓舞不仅流传于国内的傣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 , 而且还传播到东南亚许多国家 。
文章插图
象脚鼓是傣族标志性的打击乐器 。傣族象脚鼓舞的表演可分两种类型 , 一是击鼓而舞 , 傣语称为“协光” , 其中包含有单人舞、双人舞、对舞、群舞等形式;二是跟鼓而舞 , 傣语称为“嘎光” , “嘎光”中的“三道弯”源于早期人类采摘树上果实的动作 , 后成为傣族及南亚、东南亚许多民族特有的舞蹈造型 。
文章插图
傣族象脚鼓舞中的许多信息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傣族历史文化的变迁 , 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目前 , 在外来文化强行介入的情势下 , 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 , 掌握象脚鼓舞表演技艺的民间艺人寥寥无几 , 一些高难度的击鼓技巧也已失传 , 亟待有关方面加强保护措施 , 及时抢救 。
文章插图
彝族烟盒舞
文章插图
?子鹤
红河州石屏县
2006年5月20日 , 彝族烟盒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编号Ⅲ-37 。
文章插图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 , 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彝族村寨 , 元明时期趋于成熟 , 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 。
文章插图
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种 , 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 在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领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
文章插图
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套路和深邃的舞蹈内涵表明彝族人民出众的舞蹈创作才能和艺术领悟能力 。
文章插图
随着时代的变迁 , 烟盒舞的人文环境发生巨变 , 传统的“吃火草烟”习俗已经消失 , 烟盒舞出现风格单一化、内涵浅显化的趋势 , 传统的韵味十足的烟盒舞经典套路濒临失传 , 亟待抢救 。
编辑丨云游网
文丨综合整理自网络
手绘图丨子鹤
图片丨来源于网络
声明丨版权归原作所有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少数民族舞蹈 少数民族舞蹈有哪些】我们将在最快的时间内删除
- 【爱历史】汉朝为什么分为“西汉”和“东汉”?宋朝为何有“北宋”与“南宋
- 生活超市起名()
- 三款老旧旗舰机 旧旗舰机推荐
- 如何用手机拍出一张有质感的黑白照片 手机黑白照片怎么调出质感
- 手机如何拍出有质感的照片 如何用手机拍出质感的照片
- 【爱历史】老照片:40多年前牡丹江的老照片,有着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沉淀
- 【历史故事】孙权几乎耗死了所有劲敌,却为何依然没有一统天下,问题到底出在哪?
- 动物和人的电影有哪些| 动物和人的电影有哪些
- 【就爱时尚】当“无效穿搭”撞上“有效穿搭”,好好打扮,真的可以摆脱路人感
- 【爱历史】历史上曾有三人被追封为武圣,为何到了清朝,武圣就成了关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