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千百年来,人们重视家庭教育, 把先人的世系事迹、家训家风等记录下来传给子孙。“家”文化谱系里蕴涵着怎样的优秀中华传统基因密码?当今互联网时代,我们为何仍需重温家谱家书?我们如何传承、重建家风家训?
文章插图
“家以及家族的传承,是古老的话题。在农耕文明近万年长河中,家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承担了生产劳动、家族繁衍、教育后代、保护家人安全等的社会职能,所以家族传承、家风家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并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一整套系统理论。”上海文史资料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祝君波评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家族传承》一书结合理论和案例,主张“传承无限,止于至善”理念,颇有创见,是家风学习教育的生动读本,对新时代家族传承理念有一定启示。
“看家谱很长知识,能知道祖宗的起源、前辈的事迹、家族的传统等。自古以来,家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在上海社科院图书馆《家族传承:佳佳说家文化》首发式上,作者陈佳佳谈到,家谱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变迁,家谱的形式与内容也在不断变化,比如宋代家谱主要功能在于德育、教育;明代家谱功能逐渐转化为宣扬“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伦理思想;清代家谱则注重尊祖、敬宗和德化功能。而家书体现了家中骨肉亲情,是思想的延续,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作者看来,“好的家风家训带给我们的是种厚重的底色,唤起后代何以立身齐家的人生认同感,找到内心的归属和安宁到底在何方。”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佘凌谈到,《家族传承》书中既有对于家风建设、治家原则的解读和多年家族传承教学实践经验,也有对古今中外名门望族的经典案例剖析,诠释了中国“家文化”精神内涵和核心原理。(郭影)
文章插图
现场图
序
祝君波
文章插图
家以及家族的传承,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从恩格斯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大家大体知道家比国家的历史要长久的多、普遍的多。国家二字,在今天是一个词,在古代中国却是两个词即家庭和国家。在当时这是完全并列的概念。今天,国家的重要性当然毋庸置疑,我们都认同有国才有家,从而形成了国人从古到今的家国情怀。
在农耕文明近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家、家族,也一直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它承担了生产劳动、家族繁衍、教育后代、保护家人安全等的社会职能。所以家族传承、家风家教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并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理论。这是我们民族一笔巨大的财富。
随着农耕文明的解体以及工业文明的进步,社会的生产劳动以及生活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农村走向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家族概念解体,家庭存在方式也和晚清民国时期有了很大的变化,单位、社区的作用强化了,而家庭、家族的作用大为弱化了。
改革开放是一次社会结构的调整,随着非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家族财富得到了很大的积累,随之而来的家族财富传承也成了一个现实的话题。由于政策的调整和观念的更新,本人观察到近些年一些富裕家庭的第二代、第三代人数也得到了较大增长。于是,我们有关家族财富传承的教育机构、出版物、讨论会和研究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热门的课题和活动。
本书作者陈佳佳女士比较早关注了这一社会现象,曾组织过七届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研究项目,成立了创合汇新商学《家族传承道与术》研习社。在与授课教师以及学员的交往中,掌握了大量的素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并逐步上升为理性思考,写出了这本有见地的书。
本书虽然也涉及家庭实体财富传承、传承中的法律等问题,但更注重于家族精神、文化品牌的传承,这是其最有特点、最有价值的部分。其次,叙述时注重挖掘古今中外名门望族关于家族传承的经典案例,在排列组合、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具有普遍性、启示性的思想和理论,给读者以更直观的启示和教育。三是将家文化分解成教育、家书、家业、家道、家谱、家训等篇章层层深入细述,使家族传承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清晰的呈现和逻辑深度,也体现了作者的深度思考和写作技巧。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中国人|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七: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 上海|“佳士得上海”迁入新址 外滩再添艺术新空间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启全国巡展!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辛丽丽: 中国式的浪漫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震撼|名家谈开幕式 | 开幕式
- 座谈会|《陈家镛传》北京首发 纪念中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诞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