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漫游|除了“高学历”还要长得好看,清代七品芝麻官不好当( 二 )


“大挑”每六个月举行一次 , 边远地区参加一次会试、非边远地区参加三次会试落榜举人 , 可以到吏部登记 , 参加“大挑” 。 “大挑”既不考儒学也不考八股 , 而是看仪态 , 其实就是挑一些长相好的 , 精神气足的 , 关键还得看主审官的审美 。 主审官喜欢秀气一点的 , 就挑秀气的 。 主审官喜欢肃穆的 , 就挑肃穆的 。 总之这个比较玄学 , 十分考验被试的运气 , 而且只是小道 。 但既然作为官方采纳的方式 , 故将此也记录在此 。 虽说是七品芝麻官 , 也不好当 , 除了“高学历”还要长得好看 。
文思漫游|除了“高学历”还要长得好看,清代七品芝麻官不好当
文章图片
大挑选官
传政令、重农桑 , “亲民官”为县内百姓操碎心
广泛的职责范围
知县是一县之长 , 按古代的惯例 , 县里发生的一切大小事情都归知县管辖 。 包括政令传达、赋税征收、民生、教育、刑狱等等 , 直接涉及县内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 因此知县也被称为“亲民官”、“父母官” 。
面面俱到的事不用大说 , 这里主要说一些特别一点的事 。 比如知县在农桑时节负责促进农民耕种 , 这并不是派人催农人种植这样多余的事 。 而是令农桑期间各级小吏不得下乡骚扰延误农时 。 在此时知县对于发生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尽快处理 , 且不牵涉过多人 。
在《清杂谈》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初有黔愚为盗 , 当刑四月 。 及农时已到 , 其家无复成夫 , 乃释之 , 予其归家耕织 , 至冬而刑之 。 ”
在充满人情味与重视百姓生活、重视农桑之下 , 知县显得十分“可爱” 。 从此处也能看出知县以县内百姓的生活为第一位 , 将刑事延后也要保证不延误农桑 , “父母官”“亲民官”一说果然如此 。
文思漫游|除了“高学历”还要长得好看,清代七品芝麻官不好当
文章图片
农桑
亲讲上谕
一般的法律条文是没有必要告诉普通人的 , 他们只需要知道哪些事可以做 , 哪些事不被允许就够了 。 而对于皇帝直接颁布的规定 , 还是要知县亲自讲授 。 当时平民没有学法的人 , 读书人读的也是四书五经对刑律并无多少涉及 。 而知县常常审案 , 对刑律可谓精通 , 同时又是一县之长 , 也有足够的分量来宣读上谕 。 雍正帝在《钦颁州县事宜》中也规定了县官亲讲上谕 , 使之成为了成文规定 。
清代皇帝用人清廉、能力兼具
清初重清廉
清代之初 , 官员们自明末承袭来的贪墨之风未除(积弊难除 , 颓风尤煽 , 有司则贪婪成习) , 官员尸位素餐 , 能贪一点是一点 。 顺治帝曾对此大力整顿 , 但效果一般 。
官员们上下一气 , 祸国殃民 , 一时很难清除:“上下与吏役通同 , 弊贻百姓 。 督抚不行纠察 , 大乖法纪” 。
康熙继位后见此状况无法下猛药 , 于是大力倡导清廉之风 。 由上级官员带头作表率 , 潜移默化地影响中下层官员 。 提出了“持身清正 , 表率下僚” 。 选拔人才时 , 康熙将道德摆在最高的位置上 。 御史田六善上奏“卓异之人应以清操为首列” , 深得康熙赞同 。
文思漫游|除了“高学历”还要长得好看,清代七品芝麻官不好当
文章图片
康熙
选人标准向能力倾斜
其实到康熙晚期 , 皇帝就已经发现了一味宣传清廉的坏处 。 国家风气确实清明了不少 , 但过度强调清廉、道德使得国家机构中都是一些可以摆起来供着却不能用的人 。 有些人自恃清廉却不能办事 。
康熙五十三年时他评论江宁巡抚张伯行时认为他“操守虽清 , 为人糊涂 , 无办事之才” 。 康熙晚年对官员才能的重视大大提升 。 雍正上位后也继承了康熙晚年的这种思想 。
他认为:“操守者 , 不过居官之一节耳 。 安民察吏 , 兴利除弊 , 其道多端 。 倘但持其操守取名 , 而悠悠忽忽于地方事务不能整理 , 姑息养奸 , 贻害甚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