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网|海派京剧:京剧来到上海后的“梦幻旅程”

摘要:海派京剧是融汇了上海这座大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民众心理及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的 。
解放网|海派京剧:京剧来到上海后的“梦幻旅程”
文章图片
1867年 , 京剧从北京传入上海 , 从此开启了一段梦幻般的旅程 。 海派京剧以其独有的风姿和魅力 , 成了上海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 。 请听作家、文艺戏剧理论家沈鸿鑫在“上图讲座”为大家细细讲述海派京剧的前世今生 。
张克伟配图
『1876年 , “京剧”名称首次出现在上海』
京剧是我国的国剧 , 它起源、形成于北京 。 1790年起 , 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 。 稍后 , 湖北的汉戏班进京 , 徽汉逐渐合流 。 经过多年的交融、综合、嬗变 , 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左右 , 一个新的剧种———京剧诞生了 。
京剧逐渐在北京称雄剧坛 , 而且向全国各地辐射 。 京剧传入上海的时间为同治六年(1867年) 。
上海的戏曲活动也有悠久的历史 。 早在元代 , 上海地区就有戏曲活动的记载 。 清道光中期后 , 昆班戏曲的演出中心由苏州移至上海 。 清咸丰元年(1851年) , 在原上海县署西首的四牌楼附近 , 出现了第一个营业性的戏园———三雅园 。 之后 , 又陆续兴建了聚美轩、丰乐园、集秀园等戏院 。
同治六年(1867年) , 英籍华人罗逸卿在上海石路(今广东路福建中路一带)建造的仿京式戏园“满庭芳”开张 , 派人约聘北京的京戏班来演出 。 同年 , 巨商刘维忠又在宝善街兆贵里(今广东路湖北路口)建造了丹桂茶园 , 邀请了北京“三庆班”等戏班的名角到沪献演 。
首批来到上海献演的都是京戏名角 , 他们上演的戏目有来自徽班、汉班、秦腔的一些传统戏 , 也有不少新排的连台本戏和灯彩戏 。 同治十一年(1872年) , 著名京剧武生夏奎章在丹桂茶园排演十本《五彩舆》 , 讲的是明代清官海瑞的故事 。 新的戏目 , 新的戏曲剧种 , 引起了沪上观众的浓厚兴趣 。 《南北梨园略史》中这样记载:“沪人初见 , 趋之若狂 。 ”
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京剧虽然诞生在北京 ,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 , 或称二黄 , 或称皮黄 , 或称乱弹 。 它是在上海首次定名为“京剧”的 。 光绪二年(1876年)2月7日 , 上海《申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图绘伶伦》的文章 。 文章说:“京剧最重老生 , 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 , 始能成班 , 俗呼为台柱子 。 ”《申报》是当时上海最有影响力的报纸 , 从此 , “京剧”之名称传遍天下 , 一直至今 。
『“入乡随俗”的南派京剧』
光绪年间 , 京剧在上海已经盛行 , 京角来沪十分频繁 。 首批来沪的京剧艺人大部分在上海安家落户 , 如夏奎章、王鸿寿等 , 他们的后代也大多继承父业 。 这些京剧艺人还在上海广收门徒 , 其门徒大多学成出师后登台表演 。 由此 , 上海逐渐成为京剧在南方活动的中心 , 并向周边省市迅速传播 。
在京剧南来之前 , 除昆曲外 , 梆子、徽戏、绍兴班、广东班等已经传入上海及江南地区 。 京剧传入上海后异峰突起 , 梆子、徽班等受到冷落 。 为了生存 , 他们改搭京班 , 于是形成了京徽合班、皮黄梆子合班同台演出的情况 , 当时称为“双下锅” 。 比如京徽合班 , 在同一场演出中 , 既有京班的戏码 , 又有徽班的戏码 , 甚至还有京徽合演一个戏的 。 通过同台合演 , 京剧吸收了大量徽戏和梆子的剧目、表演艺术的营养以及人才 , 这种长期磨合的结果是逐渐形成了一种与京派风格相异的京剧 , 人们称之为“南派京剧” 。
京剧在北京 , 观众多为王公贵胄 , 而在繁华商都的上海 , 观众则是五方杂处的市民 。 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有云:“观剧有两大派 , 一北派 , 一南派 。 北派之誉优也 , 必以唱工佳 , 咬字真 , 而于貌之美恶初未介意 , 故鸡皮鹤发之陈德霖 , 独为北方社会所推重 。 南派誉优 , 则曰身段好 , 容貌善也 , 而艺之优劣乃未齿及 。 一言以蔽之 , 北人重艺 , 南人重色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