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融媒体|云冈石窟:千年前的中国天才用艺术融合中西风格( 二 )


郦道元所述的云冈 , 与今日所见有些不同 。
去年12月 , 采访人员曾经去过一趟 , 依文索骥——我从东边一路朝最著名的云冈第20窟主佛走去 , 一眼望去附近并没有水系 。 而在北魏时期 , 武州川就在石窟前二三十米处 , 故称“山堂水殿” 。 宋金时期因河水泛滥 , 为保护石窟 , 武州川被改道 。 所以 , 如今 , 肉眼看不到更远的武州川(现十里河)了 。
烟寺相望 , 说的是炊烟和寺庙相望 , 这里曾经也有很多僧人居住 。
走到第19窟前 , 采访人员看到洞窟的明窗上有大洞 , 这其实是梁孔 , 当年有梁穿过伸到外面 。 石窟外立面的地面上 , 也有考古发掘揭示出来的柱洞遗迹 。
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王南老师说:“从这些木结构建筑的地层中 , 能找到辽金时期的 , 也有北魏时期的 。 所以很长一段时期 , 这些石窟的外立面 , 还包着一层木结构的建筑 。 ”
走到20窟 , 即见“真容巨壮” 。
【浙报融媒体|云冈石窟:千年前的中国天才用艺术融合中西风格】云冈石窟第一期460年~465年在沙门统(官名 , 主持佛教僧务)昙曜主持下开凿的五个大佛窟 , 就有1万名工匠参与 。
第20窟大佛之所以出名 , 也是当年“因岩结构”不太妥当 。 开凿后不太久 , 第20窟的窟檐就崩塌了 。 结果塞翁失马 , 洞窟的主佛完全露了出来 , 从而名扬天下 。
但这尊大佛并不是昙曜五窟中最大的 。 最大的佛在隔壁第19窟 , 主佛高16.8米 , 相当于五六层楼高 。
浙报融媒体|云冈石窟:千年前的中国天才用艺术融合中西风格
文章图片
展览上展出的秀骨清相的佛像头卢绍庆摄
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
云冈石窟 , 给了伊东忠太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伊东来华前 , 研究对象是日本存在的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奈良法隆寺(建于我国初唐时期) 。
在法隆寺 , 伊东发现依稀的一些希腊装饰的痕迹 , 他大胆假设 , 法隆寺建筑风格的源头 , 是希腊 。 于是 , 他做了一个很大的旅行计划 , 从中国出发 , 经过印度 , 最后去希腊 。
结果他在中国云冈 , 发现了日本古代建筑的源头——在他的中国纪行笔记里 , 画了许多图:法隆寺金堂斗拱的局部和云冈的一斗三升非常相似;法隆寺的五重塔 , 和云冈第39窟的五层石塔非常相似;而法隆寺里比木构建筑还要古老的国宝铜雕像 , 和中国云冈石窟第三期秀骨清像的雕像 , 不论是表情、手势还是衣纹 , 都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
此后 , 一大批学者因为伊东的发现而纷纷前往云冈探索 , 不断地充实学术史 。 这其中 , 就有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 。
1933年 , 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到达云冈 。 当年 , 云冈石窟前已经没有村民居住了 , 但仍留有大片农田 。 为了节省时间 , 梁思成他们决定不回大同过夜 , 晚上就住在废弃的农舍里 , 特别冷的时候 , 就盖着报纸取暖 。
这一趟的辛苦 , 同样是值得的 。
梁思成他们还发现了进一步的建筑细节:奈良的法隆寺建筑结构上有云形拱 , 把斗拱都雕成云雾的线条 , 这在现存建筑中都已经消逝 。 但在云冈 , 不管是五重塔或者九层塔上 , 都雕出了云形拱 。
在后来梁思成、林徽因和刘敦桢合写的论文《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中 , 还提到了云冈石窟对西方艺术元素的融合 , “(西方母题)做了汉族艺术天才的引火索 。 ”
当时 , 随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 , 许多异域的艺术母题一并涌入 。 在云冈石窟 , 到处可见这样的“火花四溢” 。
当年考察时 , 林徽因留下一张照片 , 她坐在第20窟露天大佛的右膝盖上 。
如今看第20窟大佛 , 受犍陀罗风格影响明显 , 有一个挺拔的希腊鼻子 , 穿右袒式的袈裟 , 嘴唇上方还有两撇小胡子 , 很浓的异域风情 。 而犍陀罗就在今巴基斯坦境内 , 因受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影响 , 这一风格的佛像带有希腊雕刻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