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徐光启:400年前的科学家,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先河

明朝曾经出现过一名著名的全能科学家 , 他编译的《几何原本》和《农政全书》等著作 , 囊括了天文学、数学、农学等多个领域 , 他是把欧洲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 他是谁呢?他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让我们一起走进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 , 看古人的励志故事 。
徐光启 , 1562年4月24日出生在上海黄浦区乔家路 , 祖籍苏州 , 祖父经商 , 幼时家境富裕 , 到了其父亲这一代 , 家道中落 , 开始务农 。
【历史故事】徐光启:400年前的科学家,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先河
文章图片
徐光启从小在龙华寺读书 , 他学习认真 , 喜欢钻研新鲜事物;19岁考中秀才 , 在家乡教书 。 他22岁那年 , 家乡遭遇水灾 , 祖母病故 , 家庭生活更加艰难 。 此时的徐光启读书更加刻苦 , 他想通过科举制度改变命运 , 但在参加乡试时却名落孙山 , 那一年他26岁 。
为了生计 , 徐光启不得不四处奔走 , 29岁那年 , 他前往广东韶州教学 , 当时韶州有一所欧洲天主教的教堂 , 也是中国第一所教堂 。 有一天 , 徐光启想到教堂看看 , 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会说广东话的意大利籍的传教士郭居敬 , 他带领徐光启参观教堂 。
教堂内欧洲风格的陈列 , 吸引了徐光启的目光 , 在看到教堂墙壁上挂着的一幅《万国全图》(世界地图)时 , 徐光启驻足不前 , 他好奇地问郭居敬:“这是什么地图?”
【历史故事】徐光启:400年前的科学家,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先河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徐光启:400年前的科学家,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先河】郭居敬详细地给徐光启讲解了《万国全图》上的国家地理位置 , 徐光启惊奇道:“原来地球是个大圆球!世界上还有五大洲 , 三大洋(当时的认知) , 太神奇了!不知道这幅图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郭居敬告诉徐光启 , 这幅图是耶稣会驻中国的主事利玛窦绘制的 。
“利玛窦”徐光启记住了这个名字 。
四年后 , 考中举人的徐光启去京城时路过南京 , 机缘巧合认识了利玛窦 。 他诚恳地向利玛窦提出 , 想跟他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要求 , 利玛窦拿出一本翻译成中文的《马克福音》 , 递给徐光启说:“如果想要跟我学习 , 就必须加入天主教 。 ”
徐光启经过一番思考后 , 他接过了利玛窦手中的《马可福音》 , 此时 , 他的想法是:为了中国的科学兴旺发达 , 我愿意献出一切!
【历史故事】徐光启:400年前的科学家,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先河
文章图片
就这样 , 徐光启受洗礼加入了天主教 , 教名保禄 。 这之后 , 他上午在翰林院办公 , 下午跟利玛窦学习 。
徐光启的悟性很高 , 短短两年时间 , 他不仅学会了英文 , 还学会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原本》 , 并将《原本》翻译成中文为“几何” 。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数学名词“平行线”“直角”“钝角”“锐角”“外切”等等都是徐光启定译下来的 , 这些名词一直为现代人所用 。
1607年 , 也是徐光启45岁那年 , 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 , 徐光启和利玛窦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的前六卷 , 正式出版 。
《几何原本》原有十五卷 , 徐光启曾反复恳求利玛窦将其他九本也教给他 , 但利玛窦觉得先让前六卷出版 , 如果中国人接受并愿意学习 , 那么他们再翻译后九卷 。 但是这个愿望 , 直到徐光启去世也没有实现 , 后来由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一位英国人 , 于1852年(咸丰二年)才翻译出版 。
【历史故事】徐光启:400年前的科学家,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先河
文章图片
1612年 , 50岁的徐光启想把南方的水稻引进到北方 , 种植水稻需要水 , 他就先搞起了水利建设 , 并和欧洲一名叫熊三的传教士合译了《太西水法》一书 。
为了实践书中的水利建设 , 他亲自在天津小站搞试点 , 把南方水稻引到天津小站种植 , 这次试点成功 , 让天津小站成了北方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 , 至今都闻名全国 。
1629年 , 67岁高龄的徐光启依旧在勤恳工作 , 他开始为明朝编新历 , 之前古人一日为十二个时辰 , 徐光启按照西方时间 , 将一天分成了24小时 , 同时将月份分出阴历和阳历 , 对24节气也有所修订 。
到了1644年(顺治元年) , 徐光启编制的新历开始颁布 , 并在全国通行 , 一直沿用至今 。
【历史故事】徐光启:400年前的科学家,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先河
文章图片
徐光启不仅编新历 , 他还上书崇祯皇帝要求建立天文台 , 原因是朝廷的钦天监的官员们向崇祯皇帝禀告 , 五月初五上午10时 , 有日食发生 , 结果过了中午日食才发生 。 出现了天象观察的错误 , 崇祯皇帝下令复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