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石商业评论|“硬核”的中联重科与低调的掌门人詹纯新( 三 )


这一破天荒的举动 , 赢得了用户的赞许 , 也为后来中联重科的发展以及品牌塑造 ,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 中联也因此实现了效益的突飞猛进 , 1994年中联重科利润达到1300万元 , 1995年利润超过3000万元 , 1996年利润超过5000万元……中联重科成功渡过了创业初期的生存阶段 。
【砺石商业评论|“硬核”的中联重科与低调的掌门人詹纯新】3
“加法”与“乘法”
1994年之后 , 中联重科逐步将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所整合划归公司管理 , 使这些研究所成为公司下属各相应子公司的科研开发中心 。 但这也导致传统事业单位的一些陈旧工作习气在中联重科开始蔓延 。
为了改变这种风气 , 也为了做大做强中联重科 , 中联在坚持国有控股基础上 , 全体职工出资入股 , 进行股权改革 。 詹纯新说:“在股权结构上 , 从一开始中联就是打算建立一个现代的股份机制 , 打造一个和谐的企业发展利益共同体 。 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得到实惠 , 一方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得到保证 , 另一方面 , 核心技术人员的收入也是与日俱进 。 ”从1994年到1999年 , 中联重科全面完成了对中联公司的产权结构改革 , 将其改制为股份制科技型企业 。
在这段时间里 , 除了体制问题 , 中联重科面临的更大困难是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资金难题 。 詹纯新后来回忆说 , “中联根本没有想过向国家或者哪个部门要钱 。 1995年的时候 , 银行贷款太难了 , 当时又没有完善的资本评估体系、贷款周期长;集资又不允许 , 我们就直接把目光放到了资本市场 。 ”
詹纯新想上市 , 但上市谈何容易 , 当年上市的中国企业都是受指标名额限制的 。 为此 , 他又不断跑到建设部找领导 , 一遍遍讲中联的重要性 , 最终拿到了宝贵的指标 。
1997年 , 中联重科经过了半年上市辅导期 , 上市之时指日可待 , 但结果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 中联“落榜”了 。 准备大干一场的詹纯新备受打击 。 整理心情后 , 他更用心地准备上市事宜 , 事必躬亲 , 亲力亲为 。
2000年9月16日 , 是中联股改方案最后一次上发审会的时刻 。 当电话那头传来“通过了”的喜讯后 , 饱尝了几年“望股兴叹”痛苦的詹纯新 , 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 一个人在房间里大哭了一通 。 据说 , 此后的庆功宴上 , 很少喝酒的詹纯新 , 频频举杯 , 衣服上沾满了混合着泪水的酒 。 2000年10月 , 中联重科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 筹集了6亿多元 。
有了资本的加持之后 , 中联的发展如虎添翼 。 詹纯新为中联重科的发展制定了一个战略:内延式的增长和外延式的扩张 。
内延是指内生的增长力 , 不断提升产品力 , 扩张产品线 , 比如2000年中联重科进入压路机市场;2001年又推出混凝土泵车……
外延式的扩张 , 就是不断并购 。 2001年 , 中联整体收购了英国保路捷公司 , 填补了非开挖设备在国内生产的空白;2002年12月 , 中联兼并了湖南机床厂 , 成为了国内带锯床和带锯条行业老大;2003年11月 , 中联又收购了湖南浦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25吨及以上起重机的经营性资产 , 并于2004年3月租赁浦沅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的与从事建筑机械、工程机械(含25吨以下汽车起重机)业务相关的资产 , 成为汽车起重机领域仅次于徐州重型机械厂的龙头……
砺石商业评论|“硬核”的中联重科与低调的掌门人詹纯新
文章图片
如今我们回头看这些并购 , 似乎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但对当时的中联而言难度非常大 , 因为一些并购企业的规模 , 比中联还要大 , 而且并购后 , 如何激发企业活力 , 同时又不失去控制也是很大的难题 。 但中联却鲜有失败的案例 , 其中的诀窍就在于詹纯新摸索出了一套中联特色的重组模式:稳定的原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