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充当医生“第三只眼”,人工智能博士在厦带队研发出内镜检查系统


台海网|充当医生“第三只眼”,人工智能博士在厦带队研发出内镜检查系统
文章图片
■影诺医疗研发的辅诊系统可帮助内镜医生及时找到消化道里可能被忽略的问题 。
台海网|充当医生“第三只眼”,人工智能博士在厦带队研发出内镜检查系统
文章图片
■辅诊系统已在21个省的40多家头部医院进行临床诊断实验 。
台海网6月20日讯据厦门晚报报道胃癌、肠道癌等消化道肿瘤早诊率低 。 消化内镜下早癌和癌前病变的计算机辅助识别 , 是很多人的研究课题 , 在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 这些年 , 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博士胡延兴一直在厦门研究AI(人工智能)+内镜的技术 , 解决临床痛点 , 从而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
1、花8年时间攻读人工智能专业选择医疗影像赛道
从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 , 胡延兴在香港前后上了8年学 , 研究的方向是人工智能 。 那时 , 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延伸、发展所学的专业 。
“选择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处理有些偶然 , 毕竟这个领域并不是最热门的 。 ”胡延兴说 , 他的爱人是学医的 , 研究方向是消化道疾病 。 在和内镜医生的接触时 , 医生们普遍谈到在临床上消化道早期肿瘤较难发现的问题 。 “如果有高质量的内镜检查 , 很多人的胃癌、肠道癌 , 其实是可以在早期甚至未病阶段治愈的” 。
再加上身边人因为胃癌被夺去生命 , 胡延兴决定把人工智能研发的赛道移至内镜辅诊 。 他说 , 国内内镜医生十分短缺 , 人才缺口巨大 , 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 。 同时 , 由于早期上消化道癌在内镜下往往缺乏典型特征 , 医生若经验不足 , 或因疲劳导致注意力分散 , 就很容易漏诊 。 如果通过大数据的手段 , 将实时内镜影像进行对比 , 任何可疑的影像都不会被轻易漏掉 。
在厦门 , 胡延兴遇到了生物学专业毕业的赵建青 。 曾在华大基因等多家公司就职过的赵建青对将人工智能影像技术应用到内镜检查上很感兴趣 。 很快 , 一个专注于该领域的研发和商务团队形成了 。 这个团队主要由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 , 以及华西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的技术人才组成 , 还有来自海内外顶级医疗机构的内镜领域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
2、研发实时辅诊系统充当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
台海网|充当医生“第三只眼”,人工智能博士在厦带队研发出内镜检查系统
文章图片
■影诺医疗荣获2019年两岸创新创业邀请赛企业组第一名 。
胡延兴和赵建青开始联系各地医院 , 不断地收集临床的检测视频 , 迭代算法模型 , 同时也将最初研发的软件应用到临床 。 他们在香港、厦门、呼和浩特、成都、南京、深圳等地 , 与医院合作 , 合作范围囊括了从一乙到三甲不同等级的医院 , 获得了大量的胃肠镜内镜样本 , 同时有专业的资深临床医生负责数据标注问题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对我们的支持很大 , 再加上厦门的创业环境我们也很满意 , 所以2017年 , 我们把创业公司注册在厦门 , 就叫影诺医疗 。 ”胡延兴说 。
影诺医疗研发的“人工智能消化内镜实时辅诊系统” , 在内镜主机和显示器之间搭载自主研发的软硬件平台 , 不会改变医生的操作习惯 , 也不需额外学习 , 直接嵌入到现有临床工作流程中 。 该系统能够覆盖全消化道的可疑病灶 , 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对每一帧信号进行分析 , 并实时把分析结果显示在内镜原有显示器上 。 这一系统的分析延时小于23毫秒 , 在视觉上没有挫顿 , 能适配目前市场上所有主流的消化内镜型号 。
【台海网|充当医生“第三只眼”,人工智能博士在厦带队研发出内镜检查系统】这套系统相当于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 , 能及时帮助内镜医生不放过检查死角 , 尽早识别可能有问题的消化道黏膜部位 。 胡延兴说 , 这就好像保安靠肉眼找出嫌疑人 , 遗漏概率大 , 但用上人脸识别系统 , 遗漏概率就小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