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与中国梦|【逝者】许渊冲 | 译文


文学翻译与中国梦|【逝者】许渊冲 | 译文
文章插图
本文刊发于2016年5月28日的《文汇报 笔会》,图为95岁的许渊冲先生在工作。正在上映的纪录片《九零后》中,也有许先生回忆西南联大的大量珍贵镜头。
《文汇报》在世界读书日发表了一篇关于《汤显祖戏剧全集》中译英的特别报道,报道中比较了外国人白之(Birch)和中国人汪榕培的译文,结论说:“两个译本各有特色,但明显可以看出译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解和感受上的深浅之别。”这就是说:中国译者对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理解和感受比外国译者更深,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人的翻译比外国人好。但是外国人有不同的意见。
《英语世界》2015年第3期第105页上说:“在谈及由中国政府资助并由中国译者翻译出版的英文版大中华文库系列丛书时,美国著名汉学家、《中国文学选集》的编译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也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说:‘中国正在花钱把中文典籍翻译成英语。但这项工作绝不可能奏效。没有人会读这些英文译本。中国可以更明智地使用其资源。不管我的中文有多棒,我都绝不可能把英文作品翻译成满意的中文。译者始终都应该把外语翻译成自己的母语,绝不该把母语翻译成外语。’”
宇文所安认为中国不该花钱让中国译者把中文典籍翻译成英文,而应该让英美译者来翻译;中国政府不该资助中国译者翻译出版大中华文库系列丛书。这是一个中国译者能不能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人能不能实现中国梦的大是大非问题,甚至是一个世界文化的大问题,非认真讨论不可。
大中华文库选用了《汤显祖全集》译者汪榕培英译的《诗经》。《诗经·小雅·采薇》中有四个千古丽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先有英国译者里雅各 (Legge),后有中国译者汪榕培的译文,现在抄录如下:
(1) (Legge) At first,when we set out,(当我们出发时,)
The willows were fresh and green;(杨柳一片嫩绿。)
Now,when we shall be returning,(现在我们要回家,)
The snow will be falling in clouds.(大雪纷飞如密云。)
(2) (汪) When I set out so long ago,(很久以前我出发时,)
Fresh and green was the willow.(杨柳是嫩绿的。)
When now homeward I go,(现在我回家去,)
There is a heavy snow.(雪却下得很大。)
比较一下两种译文,第一行相差不大,但汪译押韵,比英译更有音美。第二行英译“杨柳”用复数,意美胜过汪译。第三行英译动词用未来时,不如汪译用现在时。第四行英译形象化,意美胜过汪译。总之,两译各有千秋:汪译理解更好,英国人译文表达力更强。现在再看中国外文出版社的译文:
(3) When I left here,(我离开时,)
Willows shed tear.(杨柳流泪依依不舍。)
I come back now,(现在我回家了,)
Snow bends the bough.(大雪压弯了树枝。)
比较一下三种译文,第二行“杨柳依依”是依依不舍的意思,第一、二种译文说是“嫩绿”,都没有表达拟人化的杨柳舍不得士兵去打仗的意思,第三种译文根据“垂柳”的英文是weeping willow (哭泣的杨柳),把“依依”译成shed tear (流泪),可以说是远远胜过前两种译文;我读到过多种英美人的译文,没有一种比得上外文社译文的。再看第四行“雨雪霏霏”,第一种译文比第二种更加形象化,第三种不但形象化,而且第二、四行进行了对比,兵士离家时杨柳依依不舍,回家时杨柳又给大雪压弯了树枝,象征着给战争压弯了腰肢的兵士,使景语成了情语,更能传达原诗的意美;其次,原诗有韵,译文也押了韵,传达了原诗的音美;第三,原诗每行四字,译文每行四个音节,传达了原诗的形美。总之,第三种译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远远地胜过了第一、二种译文。为什么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说“绝不该把母语翻译成外语”呢?为什么大中华文库选用了汪榕培的译本,而不选更好的外文出版社的译本呢?这两个问题就是中国文化不容易走向世界,中国文化梦不容易实现的两个原因。
也许一个例子不容易说明问题,我们再看《文汇报》上《汤显祖戏剧全集》中《牡丹亭·皂罗袍》的例子。
(1)原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2)白之译:
See how deepest purple,deepest scarlet,
(瞧,多美的红花绿叶,有的深红,有的浅紫,)
Open their beauty only to dry well crumbling.
(但都只向坍塌的枯井显示美艳。)
Bright the moon,lovely the sc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