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的商业帝国,究竟是怎么落成的?|全景读书会(文末有福利)( 三 )
这个表格只列出了一些典型事件 , 实际上过去十年Facebook做出的并购交易早已过百 。 但我们很容易发现 , 正是2012-2014年主要的三次收购 , 使得Facebook有了今天的 5 大社交产品矩阵: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以及Oculus 。 其中 , Messenger从2011年初首先作为Facebook的一个应用程序被研发 , 完成一定增长目标后从中剥离出来的 。
从定位看 , Facebook和WhatsApp相对大众化 , Instagram主要面向年轻群体 , Messenger还曾推出Kids版瞄准13岁以下用户 。 同时Facebook和Instagram分别对准偏爱文字和图片的用户 , WhatsApp加入了企业用户和支付功能 。 而Oculus则是Facebook布局VR、从软件拓展至硬件的重要一步 。
到此为止 , Facebook各子产品形成差异化 , 覆盖了需求不同的客户群 。 但悲观地说 , 差异化的收购逻辑其实就是毫无章法 。 扎克伯格的收购游戏 , 底层逻辑是什么?
扎克伯格收购游戏的底层逻辑
其实Facebook的诸多如散沙般的并购策略背后 , 其核心只有三条:核心人才与技术、对于可能出现竞品公司的战略防御、扩展用户(增长) 。
回顾过去上百次并购可以发现 , 这些被Facebook收购的公司均是小而美的创业公司 , 并且在特定领域具备独特的优势 , 这些公司核心员工极少 , 但含金量极高 。 比如Instagram , 在收购时居然一直保持着零利润的状态 。 再比如WhatsApp , 被200多亿美元收购时居然公司体量只有55人 。
核心人才与技术是
Facebook
收购最为看重的一点 。
扎克伯格收购这些小而美的创业型公司的目的更多的是得到技术和人才 。 Facebook以高股权与更高的发展空间作为诱饵 , 收购完成之后 , 这些精美的创业公司创始人就被安排在一个其本人具备核心优势的领域做掌门人或负责人 。 比如Instagram就被特许收购后依然可以被其创始人斯特罗姆独立运营(虽然2018年斯特罗姆脱离了由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 。
Facebook收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大量从雅虎、苹果、Google、微软、英特尔等这些公司挖角 。 这些“硅谷大厂前员工”的规模甚至占据到Facebook员工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 这个逻辑很好理解 , 上述IT领域最顶尖的公司无疑也有着在各自领域最为顶尖的人才 , 他们为扎克伯格进行了第一轮筛选 。 通过重金聘请这些人才并将其纳入麾下 , 可以更高效率地为涉足竞品公司的相关技术与领域的布局带入创新意识和新鲜血液 。
Facebook
收购的第二条重要逻辑是战略防御 , 这似乎也是最好理解的一环 。
比如对Instagram与WhatsApp的收购 , 收购其团队是一方面 , 另一方面 , 两者都拥有海量的用户并且业务方面与Facebook高度重合 , 假如任由对方自由生长 , 一段时间过后可能会成为Facebook无法忽视的威胁 。 通过以比二级市场更高的价格对其进行收购 , 进而扩充用户与社交的疆域 , 除了能够维持Facebook在社交领域的领导地位和市场份额 , 本质依然是指向人——获得人才 , 获得用户 。 这个操作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
- 大白鲨|10条关于大白鲨的冷知识,幼鲨在母亲子宫里就开始互相残杀
- 航天器|由于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信天翁“离婚”了
- 恐龙|世界上最重要的8种恐龙,可能与你想象的不同
- 滴滴出行|滴滴消失4个月后,开始另寻出路,盯上美团王兴的生意?
- |揭开元宇宙快乐背后的真相,原来是八段锦底层逻辑的永生
- 彗星|史前人类的崛起之路
- 航天器|氧气会耗尽吗?氧气真的会消失吗?氧气是怎么来的?二氧化碳的危害
- 外星人|外星人一定是“人”吗?他们的存在形式或超乎想象!
- 双十二|Web前端培训:一些常见的HTML代码验证器
- 太空望远镜|即将发射的韦伯太空望远镜有多牛?可以在月球上探测到地球上一只黄蜂的热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