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文章插图
至今在山东曲阜这座城市之内,依旧还矗立着一座恢弘的古老建筑,那就是“曲阜孔庙”。着一座孔庙,为中华民族的读书人引领了上千年的路程。不论天下变化几何,不论上位者如何更迭。精妙为读书人的圣经,孔子是读书人的祖师爷这一点,在封建社会之中,从未变过。
【 子路|孔子弟子中为何会有贫民与贵族之分,只能说这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也正是凭借着这一点,山东曲阜这个地方,也就成为了天下读书人的圣地。只因当年,孔子最初授徒之地,就是在曲阜的一座庭院之内。又因那庭院之中种满了杏树,孔子便在杏林之中弦歌古琴,教授弟子。因此,现在的教师们也经常自称“杏林执教”。
文章插图
“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
那么,孔子到底是做了什么,能让后世之人能够尊崇达2000多年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走近,两千多年前的教育世界。
一、教育的特权在中国的夏商一直到西周时期,教育这件奢侈的事情其实一直都是贵族的特权。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自古以来资源都是以金字塔形式分配的。在当时极其有限的教育资源,自然也只能集中在金字塔的顶端。
文章插图
因此在那个时候,稀有的少量的图书典籍自然是收藏在宫廷之中,仅有的学府也是设立在宫廷以及官府之中。所谓的“学在官府”这四个字,也就是这么来的。在那个时候,仅有贵族的子弟能够享受教育以及文化的洗礼,平民就连“书”是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后来到了东周时期,因为礼乐崩坏以及世道衰微的原因,原本固定的上下尊卑这种等级秩序开始被打乱。知识已经不再是贵族的专属,渐渐地开始向下传播。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时候的学习资源已经不再那么的紧张。
文章插图
贵族之中一些等级较低的士,已经开始为了生存悄悄地收徒教学。如此,便是私学的起源开始。而这,也是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由来。但这时候知识虽说不是贵族的专属了,但是却也仅仅属于那些社会中高层人士。而孔子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点。
二、有教无类自称“三十而立”的孔子,确实是在30岁左右就成为公认的立人知礼的贤人。也是自30岁开始,他开启了自办教育的事业。而刚刚开启这项事业的孔子,在初期就发下了自己大宏愿,矛头直指“学在官府”,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
文章插图
从“有教无类”这个口号被喊出来开始,孔子几乎就是以一人之力在宣告教育已经不再是贵族的专利了。而事实上证明,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自30岁(西元前522年)开始,一直到孔子周游列国完毕,55岁(西元前497年)回到鲁国。他所教授的学生,是:
"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孔子执教数十载,号称是“弟子三千,门徒七十二”。而他如此庞大的学生数量,来源亦是十分复杂。有身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亦可乐哉的颜回;有百里负米只为供养母亲,自己却仅食藜藿的子路。还有曾经是牢狱中出来的公冶长。
文章插图
可同样的,他的弟子中也有出生于社会顶层贵族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子贡等等。而这些弟子在孔子的学府之中,却都可以不分贵贱,不分长幼,也不分籍贯地相处。只要他们是想要学习,那便都可以是孔学中人。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意思就是人只要想进步,那我们就不应该拒绝他。不论他曾经如何,只要现在他可以将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前来求学,那么我就应该接受他。而这,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孔子也是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
文章插图
三、因材施教也正是因为孔子的“有教无类”,仅仅只需要一条腊肉干,就能够拜倒在当时大贤门下的诱惑,吸引了无数人。孔子门下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每人的素质以及爱好都是不一样的。为了能够教育好这些弟子,孔子再一次提出了“因材施教”:
- 奥什|汉语传真情 武术架金桥2022年汉语桥—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线上功夫营正式开营
- 冬奥会|巴基斯坦孔子课堂学生荣获全球“青少年文化大使”称号
- 孔子|文庙大殿今犹在 不见当年孔繁豪 ——庆元文庙的前世今生
- 孔子学院|中马青少年元宵佳节同写春联庆新春
- 孔子|鲁先聖文化散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 莫语大|“疫”路前行——莫语大孔子学院师生的坚守与追求
- 吉布提|虎年开工首日 川师大与吉布提共建孔子学院
- 富贵|孔子财富观的社会公正意蕴
- 韩非|孔子是至圣先师,儒家流传千年,孔子、儒家为何如此受后人尊敬?
- 参赛者|印尼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庆春节 迎冬奥”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