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唐诗与考试|序言:为什么唐代的状元进士,都是出色诗人?

在很多人看来,考试与诗歌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当。然而,在一千多年以前,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行当,却发生了一段时间的完美交集。并且这段交集的时间,还相当的漫长,漫长到接近三百年。
唐朝,是一个诗的王朝。在唐代,诗歌艺术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广泛而深入的,是全方位的。《全唐诗》收录了近五万首唐诗,但是同浩如烟海的唐诗相比,这个数字不啻于九牛一毛。仅只一个乾隆皇帝的涂鸦之作,就达四万多首,唐代延续时间那么长、诗人多的数不清,创作的诗歌数量之巨可以想见。正是因为社会参与面极广、受众面更广,唐诗才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辉煌,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唐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中国是一个考试大国,也是一个考试古国。创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存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在选拔出一大批社会管理人才的同时,科举制度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比如有些西方学者,就称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可以这么说,科举制度是中华民族对于全人类的政治馈赠、制度馈赠。
唐代的继承与发扬光大,对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唐高祖李渊与唐太宗李世民,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将科举制度这一问世不久的新生事物,予以承袭并坚持下来。如果不是这样,科举制度这一人类文明奇观,也许就会死于襁褓之中。有唐一代,只要不出现特殊情况,几乎每年都要组织科举考试,从而使这项制度深入人心,被社会广泛接受。
只要用心阅读唐诗,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唐诗不仅仅是写景状物、抒情感怀的工具,还记录了数量巨大的社会事件,反映了丰富多样的生活风貌。唐诗,是不能单纯地当做文学作品来读的。换句话说,在唐代,诗歌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广泛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对于科举制度的反映和影响。
事物之间的影响,往往都是双向的。在唐代,诗歌反映和影响了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也反过来影响并且助推了诗歌艺术的发展。唐诗空前绝后的繁荣,离不开政府的推崇与提倡。在大唐王朝,几乎每一任皇帝都是诗歌艺术的忠实拥趸,包括女皇武则天。因为朝廷对诗歌创作的重视,政府组织的科举考试自然不会对此无动于衷。在唐代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进士科考试中,就把诗赋考试列为法定的专门考试科目。
如今,人们常常谈论高考的指挥棒作用。高考考什么,学校就要教什么、学生就要学什么。唐代的进士科考试影响那么大,诗赋考试又是其中的必考科目,天下的读书人自然会对其趋之若鹜。而知识分子对社会风气的引领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角度讲,科举考试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唐诗的辉煌。
唐诗的天空,光辉灿烂。那些风格各异、成就斐然的诗人们,如夜空中的星斗一样,流光溢彩、争辉斗艳。他们的名字,连同他们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中华文明史上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而被人们所熟知的许多唐代著名诗人,比如王勃、宋之问、岑参、王昌龄、王维、崔颢、张九龄、李颀、李益、白居易、刘禹锡、韩愈、张籍、杜牧、李商隐等等,都是科举考试的亲历者、胜出者。这份名单如果不停地拉下去,会很长很长。不夸张地说,在唐代只要能通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基本就是个合格的诗人。
唐代那些杰出诗人在求学赶考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关于诗的有趣故事。这些故事,不但能给人以启迪,还涉及到不少科举逸闻和重要历史事件,衍生出许多成语典故。比方说,像“推敲”、“春风得意”、“走马观花”、“说项”、“冬烘先生”、“饭后钟”等等著名成语,就是诗人们在参加科举考试,或者在做与科举有关的事情时创造出来的。
在唐诗中,记录反映科举考试的作品不胜枚举,其中不乏不朽的传世之作。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原上草送别》、杜牧的《阿房宫赋》、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等名作,就是他们准备诗赋考试的习作。钱起的《湘灵鼓瑟诗》、祖咏的《终南望余雪》、阎济美的《天津桥望洛城残雪诗》等名作,干脆就是他们在科举考场上的答卷。而孟郊的《登科后》、杜牧的《及第后寄长安故人》等名作,则表达了他们金榜题名后的无比喜悦之心情。
如今的人们,在阅读欣赏这些名作,被这些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深深折服的时候,未必能了解这些作品所产生的背景,未必知道这些作品原本都是科举考试的产物。都说是愤怒出诗人、失意出诗人,却原来,考试也是能出诗人的。唐代的科举考试,催发出了无数绚烂的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