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日报网
修缮文物 举办临展 走进校园
沙坪坝区让革命文物焕发新生机
“抗战期间,郭沫若在此完成了《屈原》等历史剧的创作,这些展品见证了他在重庆战斗的岁月……”5月31日,重庆郭沫若纪念馆内,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张瑜向重庆日报介绍,近年来,沙坪坝区通过修缮文物、举办临展、走进校园等方式,让革命文物焕发新的生机。
按现行革命文物认定标准,沙坪坝区现存革命文物1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不可移动文物6处,集中分布在歌乐山、沙磁片区等地。
沙坪坝区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有何新进展呢?张瑜说,该区启动了臧克家旧居保护修缮工程,推进并完成《新华日报》印刷所旧址迁移保护工程。臧克家旧居位于沙坪坝区歌乐山街道天池村,现为沙坪坝区不可移动文物。由于历史原因,旧居现作为农村宅基地住宅,年久失修。在此背景下,沙坪坝区政府部门牵头并出资,对该旧居进行保护修缮,目前已完成方案编制,即将开展保护修缮工程。《新华日报》印刷所旧址陈列布展前期工作也已启动,并收集到大量史料,即将编制陈列布展大纲。
沙坪坝区在合理利用革命文物方面也作出了积极探索。如,结合区属革命文物类纪念馆资源,积极开展馆际交流,与北京郭沫若纪念馆联合举办临时展览《郭沫若与人民艺术》《熔古铸今虎卧龙腾--郭沫若书法艺术展》,在郭沫若纪念馆、张治中纪念馆展出;与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合作举办《传承文化名人之精神 点亮博物馆未来之光--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展》,该展将于6月上旬开幕。
沙坪坝区文物部门还与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积极开展馆校共建,在每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组织开展博物馆进校园等社教活动,使博物馆、纪念馆成为青少年缅怀先辈、树立理想的活动基地和第二课堂。
接下来,沙坪坝区将对已修复并开放的革命文物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利用区域红色旅游线路,提升革命文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还将继续加大史料挖掘、文物征集、展陈展示、讲解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社会教育等方面作用,让革命文物绽放时代光彩。
沙坪坝区部分革命文物简介
【 纪念馆|沙坪坝区让革命文物焕发新生机】白公馆看守所旧址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以下简称“军统局”)将其改设为重庆临时看守所。抗战胜利后,白公馆作为特别看守所关押周佛海等大汉奸。1946年底,渣滓洞看守所关闭,关押人员全部迁回白公馆,直属由军统局改组后的保密局管理。1949年11月27日,特务对在押者实行集体屠杀,近30人遇难。1人在刑场身中数枪未死,侥幸逃生;19人在看守帮助下越狱脱险。
白公馆看守所旧址作为“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的一部分,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修缮后的白公馆看守所旧址已对公众重新开放。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
旧址位于沙坪坝区西永街道,为清晚期四合院,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斜山式屋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在此设立乡间办事处,时任三厅厅长的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寓居于此。郭沫若在此完成了《屈原》《虎符》《高渐离》《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等历史剧的创作。
2005年,沙坪坝区开展对这处旧址的抢救性修复工作,同年9月免费对外开放。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重庆冯玉祥旧居
重庆冯玉祥旧居位于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白鹤村,为清晚期普通巴渝民居,木结构穿斗式梁架,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铺面,是由前一坝、内三个天井组成的三套四合院式建筑群。1939至1946年,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将军一直在此工作生活。
2003年开展抢救性修复工作,同年12月免费对外开放。旧居现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重庆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重庆市对台交流基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作者/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 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启全国巡展!
- 腌黄瓜|火腿土豆沙拉
- 石器时代|首次确认!金沙江岩画是东亚最古老旧石器时代彩绘岩画
- 蔬菜沙拉|鲜虾蔬菜沙拉
- 牛油果|加拿大北极虾牛油果沙拉
- 黑胡椒|黑胡椒减脂瘦身沙拉
- 蓝柑糖浆|沙滩鸡尾酒
- 长沙|奏响俄罗斯之夜,2022 湘江国际音乐艺术季启幕
- 海陆沙拉|豌豆泥海陆沙拉
- 黄油|红豆沙华夫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