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热衷的三台架构,真的做对了吗?


企业热衷的三台架构,真的做对了吗?
本文插图
本文作者:穆胜 , 题图来自:unsplash
一、乱象中的标准
本次论坛是我们的第一届 , 我想先谈谈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来做这个论坛 , 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来做这个报告 。
我想 , 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 , 我们并没有看到组织创新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 当前 , 关于组织创新和组织转型的诸多案例和概念甚嚣尘上 , 看似百花齐放 。 但整体看来 , 基本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碎片化的局部实践 。 这些实践虽然并没有打通体系 , 但至少在尝试跳出传统的组织模式 , 进行局部创新 。 这里面有成功 , 有失败 , 但敢于尝试的企业都值得尊重 。
另一类则是“大词创新” 。 即企业对于组织敏捷的倡导 , 加上了一些基础管理工具 , 包装了一些大词 , 催动了伪潮流 。 这是典型的文案跑在实践前面 , 我是非常不认同的 。
更让人忧虑的是 , 很多“假动作”最开始都属于前一类有意义的尝试 , 但在试错失败之后却没有及时纠正 , 还埋着头继续往下走 , 为了支撑这种错误的逻辑而生造出了“大词” 。 这就是现在概念满天飞的一个原因 。
其实 , 发现创新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三段式:首先是先锋企业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 , 走出创新实践;其次是学术或咨询机构跟进 , 提炼总结出理论或模式 , 并进行实践检验;最后是更多的企业运用理论或模式 , 反馈体验 , 并进一步推动创新 。 很多世界级的理论 , 如颠覆式创新、平衡记分卡、核心竞争力等其实都是这样出来的 。
但现实情况是 , 我们现在走在错误的路上:首先是企业乱带节奏 , 每个都宣称自己做出了创新 , 甚至“包养”学者 , 企业家也开始抢学者饭碗;其次是学者缺乏标准 , 随波逐流 , 为企业写“纪实文学” , 导致受众在阅读案例时激动人心 , 看完后却无法落地;最后是更多的企业只能雾里看花 , 四处游学 , 表面博采众长 , 实际陷入“油腻” 。
在这种节奏下 , 组织创新不可能走向正途 , 而这个领域恰恰又是最经不起折腾的 , 企业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 所以 , 使命感让我们想站出来说点话、发点声 。
我们希望基于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多年沉淀 , 抛出一个组织转型或组织创新的框架标准 , 希望能够尽快凝聚众人的智慧 , 让这个专业良性发展 , 以期造福业界 。
我们抛出的标准是“平台型组织成熟度模型” 。 前面我谈到了 , 推动一个企业走向平台型组织 , 必须做两件事——重塑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