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文史|鱼朝恩只是个被弃的“砝码”,唐代宗与神策军:在权力“天平”上

广德元年 , 刚一入冬 , 吐蕃军几乎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攻陷了长安 , 迫使唐代宗逃往陕州 。 而担任“判元帅行军司马”一职的程元振 , 则受到弹劾 , 政治生命就此画下句点 。
轻易丢失首都的军事挫败 , 让程元振彻底失势;宰相元载开始兼任“判天下元帅行军司马”之位 。
与此同时 , 宦官鱼朝恩 , 及其管辖之下的神策军 , 也在皇帝东逃陕州之际 , 踏入了大唐帝国的政治中枢 。
鱼朝恩是先帝旧臣 , 素来在外监军 。 曾在唐肃宗乾元元年至二年春季 , 以“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的身份 , 参与九节度使围攻相州的战役 , 名冠一时 。
乾元二年春 , 帝国军围攻相州城失败以后 , 诸军各自退却 , 鱼朝恩则随神策军退保陕州 , 继续履行监督之职责 。
神策军 , 本是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成立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的戍边部队 。 当唐代宗逃往陕州避难时 , 鱼朝恩便凭此批驻陕军队 , 前往护驾勤王 。
可见 , 鱼朝恩是唐肃宗留下的旧人 , 而神策军则是边军 , 两者本与唐代宗渊源不深 , 但在广德元年的危局中 , 鱼朝恩与神策军的到来 , 对大唐帝国而言 , 不啻是雪中送炭 。
玲珑文史|鱼朝恩只是个被弃的“砝码”,唐代宗与神策军:在权力“天平”上
文章图片
唐代宗剧照
鱼朝恩和神策军 , 既可解“近渴” , 又是长虑却顾之术
唐代宗任用鱼朝恩与神策军 , 并不只是个“狗急跳墙”的权宜之计 。 事实上 , 若环顾当时帝国的险境 , 即可看出代宗重用鱼朝恩 , 并培植神策军的决定 , 是相当明智的 。
环顾代宗当时 , 打了近八年的安史战争 , 才刚在广德元年春季暂告一段落 。 战争中 , 帝国除了失去叛乱的河北诸镇地区 , 自“安史之乱”开战以来 , 帝国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等边镇兵马屡屡内调 , 并在战争中受到损耗 。
受此影响 , 帝国西北方的边防出现缝隙 , 吐蕃军已趁隙侵没帝国西北边数十州 。 帝国境内沦为战场的地区 , 受到直接破坏;没沦为战场的地区 , 也多多少少被征调人力、物力 。
更由于帝国以“投降为名、和平协议为实”的方式结束战争 , 致使河北几大节度使依旧强硬 , 帝国仍必须在东线驻军 , 消耗国力 。
一场大战已令帝国力竭 , 喘息未定 , 吐蕃军又接踵而至 。 因此可以说 , 汇聚数年来唐帝国的衰退与唐吐战争的结果 , 才有了广德元年的入侵 。
玲珑文史|鱼朝恩只是个被弃的“砝码”,唐代宗与神策军:在权力“天平”上
文章图片
唐代宗剧照
此刻 , 皇帝直属的禁军无力阻挡吐蕃军的入侵 , 而帝国倚重的几支军队 , 则难以召集 。 在此危局中 , 神策军的出现 , 自是皇帝求之不得的事情 , 可一解帝国燃眉之急 。
不过 , 帝国虽能渡过广德元年的危机 , 但战后的危局仍在 。
因此 , 帝国极需一支直属于皇帝、具备即战力、比以往禁军更强大的军队 , 来支撑帝国再兴的伟业 。
“安史之乱”以来 , 帝国多年倚重的是朔方军 , 但帝国对朔方军的猜忌 , 和朔方军几次充满疑问的叛乱事件 , 都令帝国与这支劲旅产生嫌隙;反观神策军 , 则几经战阵、颇有勋功 , 还有富有军事经验且出身宦官、仰赖皇家的鱼朝恩 , 来确保这支军队的忠诚 , 恰好符合帝国的需要 。
于是乎 , 神策军被唐代宗带入长安后 , 便逐步扩充成直属天子 , 又兼有禁军、中央军与边军的军事组织 。
玲珑文史|鱼朝恩只是个被弃的“砝码”,唐代宗与神策军:在权力“天平”上
文章图片
唐代宗剧照
鱼朝恩何以走入帝国权力中心?
也许 , 神策军与鱼朝恩有多年的从属关系 , 使得代宗最初运用神策军的同时 , 不便换掉鱼朝恩 , 但是渡过广德元年的危局以后 , 皇帝固然可以保留神策军在京服役 , 且不必放任神策军在鱼朝恩手上扩张 。
然而 , 在帝京组建大军一事 , 如果不能交给可信任的人物负责 , 恐怕是自寻死路 。 与其曲意奉承那些不能信任的人物 , 任其坐大而吞噬自身 , 或因其无能牵连自己 , 不如交给宦官鱼朝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