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消化频道|恶心、呕吐就用甲氧氯普胺?这个雷区要避开!


出现这种症状应立即停药!
甲氧氯普胺是一种多巴胺受体阻断剂 , 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 , 并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部胀满、嗳气等消化功能障碍 。
锥体外系反应是甲氧氯普胺不良反应之一 , 发生率与年龄、剂量、疗程和个体敏感性等有关 。 其不仅影响疗效 ,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 , 而且可能影响病情的诊断 , 甚至危及生命 。
本文主要探讨甲氧氯普胺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相关问题 , 以防止锥体外系反应的误诊与误治 。
什么是锥体外系反应?
锥体外系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 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肌肉的协调运动与平衡 。 这种功能有赖于其调控中枢的神经递质多巴胺(DA)和乙酰胆碱的动态平衡来维持(DA能神经对锥体外系起抑制作用 , 胆碱能神经起兴奋作用) 。
当DA减少或乙酰胆碱相对增多时 , 则可出现胆碱能神经亢进的症状 , 导致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 锥体外系反应根据表现形式可分为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等 。
小心甲氧氯普胺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
甲氧氯普胺引起药源性锥外体系反应的发生原因与其阻断催吐化学感受器的多巴胺受体有关 。
急性肌张力障碍最为常见 , 尤其是在每日服药量超过0.5mg/kg时易常见 , 多在用药后2~3h发生 。 表现为急性阵发性双眼痉挛性偏斜、痉挛性颈斜、躯干扭转 。
迟发性运动障碍少见 , 它是一种不可逆的锥体外系反应 , 主要表现为某一肌群的不自主的节律性重复运动 , 包括口-舌-颊三联症、肢体不自主的重复运动或抽动、躯干肌运动不协调等 。 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 多见于长期(1年以上)治疗的患者 , 在减量或停服后最容易发生 。
帕金森综合征相对少见 , 症状可在开始治疗几个月后出现 , 但也可能在治疗数日或数年后出现 。
哪些人群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据文献报道 , 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老年人更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 有帕金森综合征或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肝肾功能不良者等也易引起 。 急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青少年 , 迟发型运动障碍和帕金森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 , 静坐不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
2015年加拿大卫生部发布安全通告 , 警告儿童患者使用甲氧氯普胺可引起神经系统不良事件(锥体外系症状) 。
同年 ,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及文献报道中提示 , 儿童使用甲氧氯普胺后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锥体外系反应)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成年人 。 这可能与用药剂量有一定关系 , 也与儿童黑质致密带多角形大细胞含色素少 , 功能尚不成熟 , 多巴胺产生的量相对较少 , 对甲氧氯普胺更加敏感这一生理发育阶段特点有关 。
欧洲药品评审局建议含甲氧氯普胺制剂应短期使用(最多5日) , 1岁及1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
如何处理锥体外系反应?
明确诊断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后 , 应尽早停用甲氧氯普胺 , 改用其他的止吐药 , 多能自行缓解 , 必要时可采取大量补液、使用利尿药物等方法加速药物排泄 。
可用于处理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氢溴酸东莨菪碱0.3mg肌注 , 0.5h内症状缓解 , 复发可再次应用 , 但应注意间隔0.5h以上 。
肌松剂:首选苯二氮卓类药物 , 如地西泮10~20mg缓慢静推或缓慢静滴 , 不仅有肌松作用 , 还有抗焦虑作用 , 但要注意其呼吸抑制作用 。 因其半衰期较短 , 且无抗胆碱作用 , 故缓解后容易复发 , 应同时口服苯海索 , 每次2~9mg , 每日3次 。
抗组胺药:异丙嗪50mg肌注 , 一般20min内症状缓解 , 间隔0.5h以上可重复注射 。
迟发性运动障碍机制不明 , 目前无特效药 , 以预防为主 , 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或换药 , 使用抗胆碱药反而使症状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