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仪记·士昏礼》。
头饰对女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不同的场合也会佩戴不同的头饰:笄,簪,钗,华胜,花钿……其中的笄就是女子的成年礼,一般十五岁会行笄礼,意味着女子可以嫁人了,或者二十岁行笄礼。
文章插图
先秦之后,手工制造业更加发达,头上的珠翠变得更加华丽,皇家贵族,大门大户家的小姐自然是头戴金银玉珠彰显身份,没有这个条件,头上的配饰也不会少,通草花就是一种常见的头花。通草花的佩戴历史难以追溯其源,不过两宋时期就已经相当流行了,苏轼的《四花相似说》:荼縻花似通草花,桃花似蜡花……清代已经出现了专门制作通草花的民间艺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延禧攻略》女主魏璎珞头上就佩戴了头发,她头上的头花可不简单,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
文章插图
魏璎珞之所以要佩戴头花,也是为了更加迎合历史,清朝的孝贤纯皇后(富察)就佩戴过这种头花,但她佩戴的是通草花。
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父亲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从小她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九岁时就见到了雍正,当时雍正还是亲王,他对这个九岁的格格非常满意,雍正五年就赐婚给皇四子弘历。
嫁给弘历时,她也不过才15岁,雍正还赏赐了长春仙馆让两人居住。乾隆对富察皇后感情非常深,一来是富察一直陪在他身边,二来富察皇后十分恭俭,史书中载有:“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
文章插图
富察皇后带头节俭,为后宫妃子们都做了一个表率,其余的妃子也是纷纷效仿,上至宫廷后妃,下至平民百姓都爱上了这通草绒花。
而到了清末民初时期,西方了头饰流入市场,传统通草绒花辉煌不再,很快就被取缔,面对这样的大市场,民间手艺人要么隐退,要么改行,能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纯手工制品再次遭受了打击,通草绒花也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不过也有一些老前辈选择坚守下去,钱宏才出生在一个通草绒花手工艺人世家,16岁就随父学艺,那时候光靠这一门手艺连饭都吃不饱,出生在战争时期的它,更热衷发展、传承这种文化。
文章插图
走遍大江南北,他决心改革,为了让传统存活下来,他首创了通草菊花盆景。这也打开了通草绒花的另外一条产业链,无法再成为头饰的它们,又有了观赏的价值。
钱宏才收过很多的弟子,但通草绒花本身的价值不是特别高,加上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坚持下来的戴春富,1992年钱宏才老人去世后,这门手艺就只剩下戴春富了。
戴春富想要将这门手艺传给子女,不过上世纪90年代又是一个创业高潮期,人们纷纷下海寻找就业机会,子女们也都不愿意画好几年的时间去学这门手工制品。
文章插图
步入21世纪之后,现代工艺进一步发展,一些手工制品也能通过机器大规模的生产,这又打压了纯手工制品的发展空间,虽然市场凋零,可戴春富还在苦苦支撑着。
如今的戴春富也已经八十余岁了,作为通草花唯一的手工艺人,戴春富有责任将这一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若是在他这里断了,他都不知道如何面对钱宏才老师。
文章插图
戴春富也不再讲究一脉单传,他放低了门槛,收了一些弟子。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他们都抱着极大的兴趣,但多数人学了两三天之后就不愿意继续学了,坚持下来的人越来越少,戴春富都担心这门手艺可能会失传。
【 头花|魏璎珞戴的通草花,目前仅一江苏老人会做,传统技艺将面临失传?】油纸伞、剪纸、糖人这些手工艺人都渐渐的消失了,在惋惜他们的同时,又不由得反思,到底是传统手工艺不再符合市场,还是商业气息过于繁重呢?
- 戒酒札记 之一|「青未了」魏忠友专栏 | 魏忠友
- 魏新|文化观察丨怎样才能真正走进经典?
- 魏彪|一“墩”难求?麻柳刺绣传承人4天绣出“冰墩墩”
- 枝头花开,等你归来|立春| 春牛
- 水果硬糖|魏新:那些年,正月初一的故事
- 魏培仕|开封市文广旅局开展新春走访慰问活动
- 北京奥组委|魏章仲:希望中华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交融 同放异彩
- 莫玄羽|《魔道祖师》中魏无羡的金丹是不可挽回的遗憾?还好他有蓝二哥哥
- 中国历史|仇鹿鸣:七世纪前的魏晋,为何合久必分是一个主流共识?
- 魏家庄|今天起,虎年国潮礼开始免费派发!济南这些地方都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