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你最深的焦虑在哪里?,【天坛科普】新冠疫情时代

北京天坛医院
关注
北京天坛医院你最深的焦虑在哪里?,【天坛科普】新冠疫情时代
文章图片
随着疫情的跌宕起伏 , 人们的心情也犹如过山车般地剧烈波动 。 国内疫情最严峻的那些黑暗岁月里 , 举国担忧 , 全民忐忑 。 在全世界难以找到一方净土不被病毒裹挟的今天 , 全世界人民都不淡定了 。 2020年从开篇到现在 , 形容人类心情最精准的词汇当属焦虑!
我们焦虑什么呢?
北京天坛医院你最深的焦虑在哪里?,【天坛科普】新冠疫情时代
文章图片
我们焦虑新冠肺炎带来的痛苦过程和可怕的结局 , 我们焦虑失去往日的生活节奏带来的各种不适 , 我们焦虑收入减少甚至失业导致的房贷、车贷、托儿、养老没了来源 , 我们焦虑中考高考的神兽孩子们错失了美好前程 , 我们焦虑股市熔断房产贬值 , 我们焦虑失去最不想失去的人和赖以生存的资源 , 我们焦虑疫情改变了世界格局 , 从此我们何去何从……
各种焦虑数不胜数 , 不胜枚举 。 太多的焦虑扰乱了我们的心智 , 占据着我们的大脑 , 让我们彻夜难眠 , 寝食难安 , 终日以手机网络为伴 , 忧国忧民 , 百爪挠心 , 海量的信息吞噬着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 , 更透支着我们的身心能量 。 尽管身体处在当下 , 而我们的心却总在过去的懊悔沮丧和未来的担忧不甘中不断地游走漂移而无处安放 。
有人说人生中最确定的事就是死亡 , 而最不确定的事是如何死亡 , 这个绝对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对死亡充满了想象和恐惧 。 我们当下所焦虑的一切背后最深的坑都来自内心深处对死亡的焦虑 , 它既是我们努力活下去的驱动力 , 也在潜意识层面深深地困住了我们 。
中国的文化中非常忌讳谈论死亡 。 我们从小到大也很少正面接受死亡的教育 , 这个领域被称为“茫然、模糊和隐晦的区域” , 谈论它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 甚至是被禁忌的 。 生前坦然地安排身后事 , 甚至搞成带有某种喜剧色彩的party我只在电影里见过 。 虽然人们不愿意触碰它 , 但它一直在我们潜意识中某个角落里被包裹严密小心地存放着 。
北京天坛医院你最深的焦虑在哪里?,【天坛科普】新冠疫情时代
文章图片
医生的职业 , 让我有机会在工作中不断地面对死亡并接受着各种死亡的教育 。 在疫情期间每天通过各种渠道都真切地感受到鲜活生命的逝去 , 令人痛彻心扉 。 这些人间悲剧触目惊心 , 令人唏嘘、恐惧、悲伤甚至不知所措 。 当身患重病不得不面对死亡时 , 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她们的亲人表现出来的非常复杂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 那是一种否认、惶恐、不舍、逃避、挣扎、不甘、绝望与惊慌失措 , 勾兑在一起的极其矛盾、痛苦到难以言表的情感 , 在走向死亡的那段时光中凌乱地编织在一起 , 跌宕起伏 , 爱恨交织 , 欲罢不能 , 这让死亡的过程显得格外令人恐惧与不安 。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中 , 可以真切地感觉到尽管死亡的必然性人人都理解 , 向死而生的道理在理性层面也能接受 , 但是当死亡真正来临的那一刻 , 无法克服的死亡焦虑成为多数家庭和患者本人难以平静接纳离开并释怀的最大障碍 。 这个梗是人们在疾病面前表现出来的各种情感与行为偏离常态背后最深的根源 。
在工作中 , 我发现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明确目标 , 认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意义 , 对现有的生活满意度高 , 有较好的社会支持 , 自我认同感较高的患者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程度明显低 , 同时对死亡的接受度也更高 , 他们离开的过程也更为平静和安详 。
那些在人际关系中保持较强连接度的人们坚信无论生死 , 彼此之间的关系永远可以延续 , 身边的人们不会忘记他曾经的存在 , 持续的情感联结和爱让他们不会恐惧地离开 , 这种信念可以显著降低个体对死亡的焦虑 。 相反那些对过去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中抱有更多遗憾、悔恨、内疚、自责、不满、敌意的患者 , 将更多的期待和未了的心愿寄托于未来而无法安住当下的个体似乎有更高的死亡焦虑与恐惧 , 在人生最后旅程中看起来更为挣扎和痛苦 。 如何安然而来 , 坦然离去 , 充分享受体验生死之间的过程 , 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人生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