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医李铎被称为“干果之王”的板栗,补肾效果究竟如何?


板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 , 又被称为“铁杆庄稼" 。 许多在城市里长大的人 , 可能没机会见到栗子的原生状态——它像一个碧绿的小刺猬 , 拳头大小 , 浑身是刺 。 如果你穿的是硬底鞋 , 跺它一脚 , 再用鞋底揉搓几下 。 “刺猬” 就裂开了 , 露出一窝光洁果实来 , 这时才是我们常见的样子 。 板栗最正宗的吃法是糖炒 。 糖炒板栗甜又绵 , 还有难得的香 , 无怪乎男女老少都喜欢它 。 糖炒板栗并不是把板栗直接加上糖炒制 , 而是用蘸过糖水的粗砂炒成的 。 那粗砂炒出一锅又一锅板栗 , 变得墨黑且油亮 。
青年中医李铎被称为“干果之王”的板栗,补肾效果究竟如何?
本文插图
板栗香甜可口 , 做干果零食或是做菜肴佐餐都很相宜 , 它不仅含有大量淀粉 , 可以直接当饭吃 , 而且含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 有很好的食疗保健功能 。 板栗的作用在中医养本上也一直很受重视 。 《名医别录》说栗子“主益气 , 厚肠胃 , 补肾气 , 入脾、肾经” 。
板栗味甘性温 , 可妙可煮 , 有和胃健脾之功效 。 怀孕初期孕妇常常胃口不佳 , 连平时自己喜欢的菜都不想吃 , 家人可劝食些熟板栗以帮助她们改善肠胃功能 。 现在由于生活条件改善 , 家长对小儿的营养添加往往过于精细 , 强食、偏食均可导致临床多见的小儿脾虚证 , 出现小儿面色无华、体倦乏力、形体偏瘦、厌食或拒食 , 经常腹泻 。 此时可将板栗仁蒸熟或煮熟 , 磨粉制成糕饼 , 以增加其食欲 , 收涩泄泻 , 调理肠胃 。 此外 , 用板栗和粳米熬制的板栗粥老少皆宜 , 板栗与粳米合用可健运脾胃 , 增进食欲 , 既可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慢性腹泻患者的恢复 , 也适合治疗老年人由于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 , 气虚乏力 。
青年中医李铎被称为“干果之王”的板栗,补肾效果究竟如何?
本文插图
除了补益脾胃 , 板栗还有补肾的作用 。 早在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就说板栗是“肾之果也 , 肾病宜食之” 。 值得注意的是 , 他在《千金方·食治》中补充介绍说:“生食之 , 甚治腰脚不遂 。 ”强调了“生吃”这一用法 。 由此也提醒大家 , 一般市面上的糖炒栗子虽然好吃 , 但补肾功能已经大大不如生栗了 。
人到老年由于阳气渐渐衰退 , 不仅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疼痛的现象 , 还可能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的症状 , 这些也是肾气不足的表现 , 当从补肾入手 , 及早预防 , 食用生板栗是可行的方法 。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齿根浮动 , 也常食用栗子 , 他在诗中写道:“齿根浮动叹吾衰 , 山栗炝燔疗夜饥 。 ”可惜生板栗对老年人来说难免坚硬准嚼 , 且多食又不利消化 , 像陆游这样将山栗“炝燔”后食用 , 虽得以解饥养胃 , 但无奈补肾健齿的功效已经大大削弱 , 令人不得不叹息 , 补益难以两全其美 。
此外 , 板栗还有活血散瘀的作用 。 生食板栗有止血功效 , 可治吐血、衄血、便血等常见的出血症 。 将生板栗去壳 , 捣烂如泥 , 涂于患处可以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 , 中医临床证明也有一定疗效 。 但板栗生吃不易消化 , 熟食又易滞气 , 所以一次不宜多食 。 新鲜栗子容易霉变 , 吃了发霉的栗子会引起中毒 , 所以霉烂变质的栗子不要吃 。
青年中医李铎被称为“干果之王”的板栗,补肾效果究竟如何?
本文插图
“盘堆栗子炒涂黄 , 客到长谈索酒尝 。 寒火三更灯半夜 , 门前高喊灌香糖 。 ”这是一首流传于旧时北京城的咏糖炒板栗的诗 , 名曰《灌香糖》 。 此诗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老北京风俗画:寒夜灯火将熄之时 , 街巷里还有“灌香糖”的叫卖声 。 “灌香糖”是人们夜宵中的一种美食 , 也是京、津一带糖炒板栗的雅号 。 说起“灌香糖” , 人们自然会想到板栗 。 每逢到了秋冬季节 , 热腾腾的糖炒板栗的浓浓香味又开始在街头巷尾飘动 , 仿佛提醒人们冬天的脚步已经走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