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华谊兄弟危局始末( 三 )


四大板块 , 无一逃过业绩大幅下滑的魔咒:财报显示 , 2019年华谊兄弟影视娱乐业务营收为20.9亿元 , 占总营收的97% , 同比下滑43.81%;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业务营收为3467.8万元 , 同比减少76.81%;互联网娱乐业务营收为3026.55万元 , 同比下滑42.47% ;投资收益为亏损19597.23万元 , 相比下降192.13% 。
暂且不论其他三大业务 , 影视业务本是华谊兄弟的拿手强项 , 也是其营收的主要来源 , 但却在去年近乎腰斩 , 着实令市场感到担忧 。
目前来看 , 华谊兄弟电影业绩之所以大幅下滑 , 主要还是在于爆款电影的失灵 。 华谊兄弟2019年收入排名前五的影视剧分别为《只有芸知道》《火王》《绝密者》《云南虫谷》《生活对我下手了第二季》 , 合计实现收入3.14亿元 。 而在2015~2018年 , 华谊兄弟前五影视剧收入为5.5亿元、3.9亿元、6.6亿元、11亿元 。
相比2018年 , 2019年华谊兄弟的爆款影视收入减少近8亿元 。
虽然影视“失灵”也存在客观因素 , 比如 , 华谊兄弟投资超过7亿元的电影《八佰》 , 因为部分原因被撤档 , 上映时期至今仍是个迷 。 另外 , 冯小刚执导的《只有芸知道》仅获1.56亿元票房 , 源于其本身风格偏小众而文艺 , 难以带来如同商业片一般的流量 。 王中军自己也坦言 , 愈发看不明白现在的电影市场 。 不过 , 业务与财务上的萎靡只是表象 , 战略失误才是其真正的内因 。
华谊战略上的失误 , 主要还是与其十一年前定下的“去电影化”战略密切相关 。
2009年华谊兄弟上市后 , 王中军开始大力推行“去电影化”战略 。 当时他表示 , “未来如果只做票房的话 , 我觉得这个企业就走偏了 。 华谊一定不能只做电影” 。
此后 , 华谊兄弟开始四面开花 , 进军电影小镇、游戏、股权投资等多个领域 , 并逐步形成影视娱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产业投资四大业务板块 。
在王中军的脑海里 , 华谊兄弟通往“东方迪士尼”的道路已经成形 。
事实上 , 华谊兄弟进行多元化战略的初心是正确的 。 要知道影视投资具有极大的波动性 , 几部大投资、大制作电影的票房 , 就足以影响一家影视公司的业绩稳定 。 另外 , 前面提到的华纳兄弟、迪士尼等影视公司 , 其实也都是通过多元化战略加固自己的护城河 。
但华谊兄弟忽略的一点是 , 这些影视公司都是在自己的电影主业上做到足够极致后 , 才逐步开启多元化战略 , 进而一层层加固自己的竞争力 。
对于华谊兄弟而言 , 其在上市之际并没有在电影主业上做到足够优秀 , 彼时进行多元化战略其实已经暴露出它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 。
随后 , 在这条过早开启的多元化之路上 , 华谊兄弟逐渐被资本暖风吹醉了心 , 其一方面疏忽了自己手中辛苦打下的电影根基 , 另一方面也没有在多元化的扩张上站稳脚跟 。
一场十年大败局 , 彼时 , 已经缓缓拉开了序幕 。
3
游戏提款机
这场大败局的第一幕 , 乃为华谊兄弟进军游戏领域 。
在华谊兄弟实行多元化战略的2009年 , 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渐露疲态:其市场规模为271亿元 , 同比增长39.5% , 增速从2007年57%的高点处快速下滑 。 另外 , 据CNNIC数据统计 , 从2009年底到2010年上半年 , 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仅增长11.9% , 创下五年来的最低增幅 。
在市场增速放缓的态势下 , 众多网游公司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拓展盈利渠道 , 而进军影视领域成为一批网游公司新的战略方向 。
彼时 , 盛大、巨人、完美、麒麟等网游公司纷纷向影视领域渗透 。 比如 , 2009年11月 , 盛大与湖南广电达成战略合作 , 双方将共同出资6亿元成立盛视影业公司 。 2010年 , 麒麟游戏成立影视公司 , 宣布将推出四部电影作品 。
在游戏公司频频向影视领域抛去橄榄枝的同时 , 一批影视公司也开始向游戏领域蔓延 , 市场上一时间出现“影游联动”的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