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从苹果出来创业 苹果创业成功的原因


我为什么从苹果出来创业 苹果创业成功的原因

文章插图
触觉作为人类视觉、听觉之外的交流方式,出于各种原因,常常被电子消费品的设计者所「忽略」 。但接下来,可能所有人都得对它格外重视 。
手机振动这个功能除了提醒你来电话了,还能做什么?
苹果公司曾挖掘出了新的意义,用振动马达带动手机屏幕,模仿按压 home 键的感觉 。但这还不够,有人觉得这项被低估的功能,其实蕴含着开启一个新时代的关键 。
2019 年初,曹洪斌从待了 9 年的苹果上海离职了 。
全球最高的 2 万多亿美元市值、引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很少有人不向往在苹果公司工作,享受着平台的光环和顶级的待遇 。
然而平台即便再大,也不能承载所有的梦想 。离职前,曹洪斌负责 iPhone 以及 Apple watch 的触觉产品线,苹果在 2014 年初正式启动触觉产品线的技术升级,曹洪斌作为中国区第一批加入苹果的核心成员,启动并组建了中国区触觉产品线执行团队 。「大公司可以给你足够的空间和授权去对一些事情做决策并对结果直接负责,但其实你还是一颗螺丝钉 。你只能触碰到那个相对固定领域的事情,碰不到其他的边界做更广泛的发挥 。」
创业在他心里是早晚要发生的,只是在等待电子消费领域,下一个「引领未来趋势」技术的到来 。直到 2019 年底,他觉得机会来了,自己已经「站在了历史节点」,「人生给你的革命性机会不多,就那么 1、2 次,抓不住就没了 。」


苹果之外的机会曹洪斌在 2020 年初创立了索迩电子,在 2020 年 8 月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在 2021 年 6 月完成了 5000 万元 Pre-A 轮融资 。公司做的主要业务专注在触觉反馈 。
什么是触觉反馈?
最早能体现这个概念的是苹果 2014 年发布的 iPhone 6s 。iPhone 6s 上配备了一种线性马达,通过马达的振动,能够让手机操作的触觉反馈更逼真更细腻 。尤其是 iPhone7 上的 home 键,这个 home 键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按键,是一个「固定、不能动」的结构,已经没有下压空间了,但按压的时候仍会给人一种真的按下去的感觉,这背后便是线性马达在起作用 。
我为什么从苹果出来创业 苹果创业成功的原因

文章插图
home键盘旁边的「TAPIC」就是线性马达


相比于功能机时代的「胡乱」振动,iPhone 6s 配备的新型线性马达可以更精准的模拟按压的触觉 。但是与此同时,「因为结构的限制,这种线性马达仅能在谐振频率点附近有效振动,它带给用户的触觉感受相对是固定的 。」通俗地说,就是能模拟的触觉感受比较有限 。
为了满足更多场景的触觉反馈,2019 年,曹洪斌提出了宽频马达的想法,这种马达的振动频率范围更宽,「它的振动量能在更广泛的频域内被保持,为用户提供不同频率点下的振感 。」;同时,响应时间从目前主流马达的 60-100 毫秒缩短到 10 毫秒,可以模拟出更加丰富、细腻的触感 。
想象一下:当你握着手机或手柄的时候,你感受到了车轮从颠簸的路面上驶过的振动;你感受到了飞机引擎轰鸣的同时,传递到你身上的振感;你感受到射击时,不同枪支的后坐力;甚至可以通过手上的触觉反馈,分辨出踩在不同介质上的脚步声等等更丰富的触觉感受;赛车的时候,你甚至闭着眼睛,就可以感受到赛场真实的节奏,就跟你在真实场景去驾驶赛车一样沉浸 。
通过这样的触觉反馈,人们在玩游戏、看视频的时候,便可以享受「身临其境」的体验 。
我为什么从苹果出来创业 苹果创业成功的原因

文章插图
对于苹果而言,曹洪斌觉得,现有的线性马达系统已经可以满足它的硬件系统对固定事件的交互响应,比如 3D touch、来电提醒振动、home 键等,「在没有开始自己的内容生态建设之前,它是不需要宽频马达的 。苹果以硬件著称,不同的立场,会对产品的定位和技术的研究判断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
在曹洪斌看来,游戏、音频、视频都属于内容,而不同触摸带来的感受同样属于「内容」 。听觉、视觉领域的内容已经如此丰富,那么触觉领域也该有着同样的潜力 。
而数字内容里面的场景非常复杂多样,为了满足那些场景的触觉响应,他觉得过去的固频线性马达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宽频马达才是未来 。「硬件最终服务的对象还是内容,因为内容才是真正与用户产生粘性的主体,如何通过内容服务好用户,才是硬件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所以我们提出宽频马达这个概念,我们希望通过宽频马达来赋予触觉内容以『灵魂』 。」他说 。
【我为什么从苹果出来创业 苹果创业成功的原因】

触觉技术「觉醒」,会影响什么?「我们想做一个生态平台 。」曹洪斌说,索迩电子主攻的是基于宽频马达的硬件、软件、算法、SDK/API 等一整套产品解决方案,客户直接嵌入就行 。相当于「针对不同场景的整个基础效果库已经具备了 。」无论是游戏、视频等,一旦某个场景被触发,那么电子设备就可以产生相应的振动,来形成对应的触觉输出 。
这原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过去,整个触觉反馈技术链是非常分散的,「做器件的做器件,做驱动的就做驱动,做芯片的做芯片,做效果的做效果,没有人从头到尾把方案做完整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如果想去尝试某种马达的话,需要找一堆的合作伙伴来共同探讨,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责任、分工、效率都是问题,只有极少数能够实现从设计、量产、调教、交付完整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
对于曹洪斌来说,机会正在于此 。「我和苹果产业链中曾经合作的伙伴一起出来推动这件事,包括仿真、结构、驱动、算法、应用等各环节 。过去,这个领域缺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团队做整个触觉系统的设计 。」
而他们瞄向的人机交互场景也不止手机 。曹洪斌会质疑现在的各种硬件包括手机的形态,到底是不是一个合理的存在,「因为手机功能做得越来越复杂,用户已经不能清晰地识别手机的核心功能,打电话?发微信?看电影?导航?吃鸡? 。未来的 5 到 10 年,新的硬件形态会是什么,这值得思考 。」
「苹果一直在引领或者是开创一些不存在的东西且对人有价值 。苹果内部一直在讲一个『people care』的文化,就是要关注人,它其实是通过产品形态和体验去关注人,硬件是其主流意识形态 。」曹洪斌很感激苹果公司,而苹果也影响着他对未来的思考:想象一个公司对于社会的终极价值 。「我自己的想法是,去通过更有『灵魂』的内容来关注人的体验,给人创造更多的友好的交互方式去认知这个世界 。」
我为什么从苹果出来创业 苹果创业成功的原因

文章插图
触觉是连接虚拟与真实的不可缺少的媒介


宽频马达是一个起点 。光源资本董事总经理薛玲认为,终局来看的话,未来肯定会是诞生一个像《头号玩家》里面那样可以包裹全身的马甲,「很多时候内容决定了硬件的普及,比如说 VR、AR 上面 。但有的时候,其实是硬件决定了内容的实现 。」
不难推断,触觉反馈技术的成熟,将会打开内容创作者的想象空间,比如将触觉融入到音视频作品中 。「除了游戏、娱乐领域,在车载、医疗等领域同样有想象空间 。」薛玲表示,「甚至人体也可以翻反过来作为触觉的输入端,而不仅仅是作为接收端,形成双向的触觉交互 。」
曹洪斌觉得,「我们相当于创造了一个新的内容,而任何一个厂家都想去调用 。我希望未来有机会把它做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像声学领域一样 。」


向着虚拟世界,前进面对广阔的、崭新的触觉世界,曹洪斌计划先从游戏入手,「先建立起高端市场对触觉反馈应用到内容上的认知」,目前他们的产品已经在 VR 手柄上应用 。
「在虚拟世界里,我们设计真实场景的时候,除了要考虑视觉、听觉,还应该有触觉,这是衡量一个虚拟世界是否成熟的标志 。」他认为,触觉技术的最终归宿,就是让人们在虚拟世界里感受到不可或缺的真实触感 。将人和虚拟世界连接起来,是这项技术最大的价值 。
据悉,国内主流的手机厂商已开始尝试触觉反馈方案,「这至少迈出了第一步,未来 1~2 年会发展到比较成熟的地步 。这会成为行业标配 。」薛玲想,「为什么大家现在对元宇宙这个概念这么痴迷,就是觉得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连接的那种新世界一定会实现,只是时间的问题 。」


本文作者:赵维鹏
责任编辑:靖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