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隐姓埋名30年,为了国家“舍家弃子”

提到中国原子弹的研发 , 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钱学森、邓稼先、于敏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 。 但鲜少有人知道 , 在当年的原子弹研发事业之中 , 曾经出现过那么一位唯一的女科学家 。
【历史故事】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隐姓埋名30年,为了国家“舍家弃子”
文章图片
钱学森
这位女科学家被称作“中国的居里夫人” , 在她身上 , 我们能看到太多的不可思议:身为女性 , 她却为了国家科研事业的发展 , 选择了最晦涩难懂的物理专业 , 并甘愿为祖国的发展销声匿迹“抛夫弃子”三十年 。
【历史故事】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隐姓埋名30年,为了国家“舍家弃子”】她叫王承书 , 作为我国原子弹研究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科学家 , 也许还有许多人都不知道她的名字 。 那么接下来 , 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传奇女性的光辉事迹 。
【历史故事】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隐姓埋名30年,为了国家“舍家弃子”
文章图片
幼年萌生为科学献身的信仰
1912年 , 中国尚处于未开化的半殖民半封建状态 , 王承书出生了 。 好在她出身于书香门第 , 优越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氛围 , 使得她很小就了解到居里夫人的瞩目成就 , 并不禁对此心生向往 。
但是 , 王承书的理想并不被当时的社会环境所看好 。 那个时代的女性还饱受封建思想的压迫和残害 , 社会对于读书女性的接纳程度并不高 , 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 所以普遍不会让女性接受教育 。
【历史故事】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隐姓埋名30年,为了国家“舍家弃子”
文章图片
王承书
好在王承书的家庭氛围十分开明 , 全力支持她上学读书 。 可惜王承书幼年体弱多病 , 甚至还在求学期间因为身体原因休学了一年 , 不过她却始终不负众望 , 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 最终成功考上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北京燕京大学 。
作为一位富家小姐 , 王承书并没有像社会大多数名媛那样 , 沉浸于吟诗作对与舞会聚餐 , 而是对数字情有独钟 。 学习之余 , 她还会为家里打理账面 , 将账面梳理得井井有条 , 就连管家都打趣她道:“算不错数的二小姐” 。
【历史故事】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隐姓埋名30年,为了国家“舍家弃子”
文章图片
曾经的燕京大学校园
科研求学路漫漫
正因如此 , 本着对于数字和科学的热爱 , 考上燕京大学之后 , 她选择了一个在当时看来与女性传统形象背道而驰的物理专业 。 当然 , 对于王承书来说 , 选择物理学专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出于一种家国情怀 。
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 ,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长期陷入停滞 , 已经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 。 而王承书却并不服气 , 她认为 , 别的国家能做到的 , 中国也能做到 。 同样 , 在物理科研班之中 , 作为唯一一位女士的她 , 也永不服输 , 甚至做得比同班的大多数男人更加出色优异 , 用实力打破了女人不适宜从事物理学研究的惯性思维 。
【历史故事】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隐姓埋名30年,为了国家“舍家弃子”
文章图片
王承书和张文裕
由于她成绩优异 , 表现突出 , 毕业后 , 她成功获得了燕京大学罕见的金钥匙奖 , 并成功留任学校 。 在科研求学的过程中 , 她愈发坚定了献身科学的信念 。 与此同时 , 她还遇到了与自己相伴一生的伴侣——张文裕 。
张文裕是燕京大学的教授 , 与王承书同样有着为科学献身的信仰 , 两人彼此吸引 , 很快便走在一起 , 结为了一对眷侣 。 结婚后 , 王承书也并没有选择接受相夫教子的生活束缚从而放弃对事业和专业领域的探寻追求 。
【历史故事】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隐姓埋名30年,为了国家“舍家弃子”
文章图片
年轻时的王承书
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 , 1941年 , 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立的巴尔博奖学金看中了王承书的优秀才能 , 破例接受了来自中国的已婚妇女的申请 。 而王承书之所以选择去美国深造 , 就是为了进入到更前沿的物理学研究领域 , 好将更加先进的物理科学带回祖国 , 以改变中国科研领域的落后局面 。
于是 , 王承书便与张文裕远渡重洋来到美国 , 在美期间 , 王承书刻苦攻读 , 在稀有气体领域做出了十分瞩目的成就 , 她的导师乌伦贝克 , 称赞她是“不可多得的物理天才” , 她的学术造诣更是被称之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
【历史故事】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隐姓埋名30年,为了国家“舍家弃子”
文章图片
张文裕和王承书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很快 , 她的才华就引起了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关注 。 在普林斯顿的邀约下 , 王承书进入其中从事研究工作 。 但是 , 在美国科研领域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的她 , 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报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