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公文的语言风格 公文语言的基本风格

【解答】公文写作以实用为目的,这就决定了其在语言材料、表现方法的选择上有自己特有的要求,并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到准确简练,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这是由公文文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公文写作的一条基本要求 。
【怎样理解公文的语言风格 公文语言的基本风格】俗话说:“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极其形象地说明了公文写作准确性的特点 。这种准确应当包括策见的准确、事实的准确、文法的准确和逻辑的准确 。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一定要字斟句酌,做到准确恰当,“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文心雕龙》),力避令人费解甚至误解 。凡属反映事物的性质、特征,表示事物的程度、范围、优劣等,用语一定要恰如其分,给读者以肯定、明晰、确切的认识,不能使用诸如“大概”“估计”“可能”“也许”等模糊度较高的词语 。要用极省减的文字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做到言简意赅 。注意培养一种“精雕细琢”的写作作风,在写作过程中认真推敲,反复修改,竭力删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毫不可惜,以期达到“句中无余字,篇内无赘语”的境界 。
同时,还要讲求“扬质朴,弃靡丽”,像马克思那样“用无产阶级的平凡的、质朴的、实在的、日常的问题提法”,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语义要鲜明,用语要得体,不能装腔作势,哗众取宠,浮华藻饰,刻意雕琢,而应当是追求用朴实的“话”阐述实在的“理”,在朴实之中见神奇,看似平常却奇崛,这是公文直接应用性的要求 。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办事工具,不需要粉饰做作、废话连篇和故作高深,而要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传递信息,便于受文者浅显易懂,一目了然地理解其内容 。因此,就要求在用词上规范地使用书面语言,不用口语和方言土语;使用含义明确、范围限定的词语,避免使人产生歧义;不能随意使用外来词和时髦新词语尤其是网络用语;采用消极修辞手法,不能滥用文学语言 。不需要文学性的细腻刻画,着意烘托,也不要求学术性的探幽索微,艰深爬抉 。为了便于理解和应用,需要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直述不曲,使读者获得简洁明快的阅读效果 。
由于客观事物往往是纷繁复杂的,能以直白平实的语言将事情表述清楚并不容易 。但也只有朴实无华的语言才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认可,便于公文内容的理解和执行 。试想,如果文字艰深晦涩,生僻难认,再加上“官腔十足”,怎么能达到行文的目的呢?由此可见,公文语言的威力不在于华丽辞藻的堆砌,而在于朴实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