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Tech凭什么期待新冠疫苗快速成功,大部分疫苗都研发几十年

目前已有羟氯喹和瑞德西韦并非特效药的报道 , 人类对抗新冠病毒的希望越来越多地寄托于疫苗 。 有报道称 , 全球在进行的新冠疫苗开发路线有90多条 , 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疫苗、核酸疫苗(DNA疫苗和mRNA疫苗)等各种路线 。
尽管疫苗是新冠疫情的终极解决方案 , 但对于开发疫苗 , 我们还有太多的未知 。 毕竟此前成功的疫苗都历经了多年甚至数十年 , 而更多的病毒性疾病如艾滋病仍然没有可用的疫苗 。
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团队采用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蛋白刺突蛋白作为“诱饵” , 从恢复期患者血清中“捕获”了可能具有抗病毒能力的中和抗体 。 基于这一成果 , 他们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区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 , 并采用腺病毒和mRNA作为疫苗构建方式 , 已经在小型哺乳动物中取得了较好免疫结果 。
新冠病毒疫苗一定会成功吗?开发过程中有哪些挑战?张林琦接受DeepTech专访称 , 我们确实对新冠病毒还知之甚少 , 但这不妨碍我们去做疫苗研究 , 如果这个疫苗能诱导出特别强的阻断病毒进入细胞的抗体 , 其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 。
张林琦也承认 , 一定要以客观和科学的态度对待所有的新生事物 , 没有谁能保证百分百会成功的 , “我们期待开发的疫苗能有效 , 并且一直在全力以赴 , 希望尽快能用于遏制新冠疫情的继续扩散 。 ”
DeepTech凭什么期待新冠疫苗快速成功,大部分疫苗都研发几十年
文章图片
图|张林琦(来源:清华大学)
DeepTech:你们的疫苗和莫德纳(Moderna)的mRNA疫苗以及陈薇团队的腺病毒疫苗有什么区别?
张林琦:有很大的区别 。 莫德纳的疫苗用的是全长的刺突(S)蛋白 , 我们是自己设计的受体结合区(RBD)的蛋白 , 经过我们的设计 , 其免疫源性有很大的提高 。
陈薇团队的疫苗是以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为载体 , 我们的疫苗主要是以黑猩猩的腺病毒为载体 , 预存免疫反应在人体很低 , 所以我们在剂量和副作用方面会有些优势 。
DeepTech:对于mRNA疫苗 , 刺突蛋白选哪个片段有什么考量?
张林琦:有很多的差别 。 刺突蛋白本身它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构象变化 , 所以在设计疫苗的时候 , 我们希望病毒最薄弱构象可以稳定表达 , 使得免疫系统能够充分识别病毒 , 以达到最有效的免疫原性和抗病毒活性 。
现在人们对于抗体介导的疾病增强作用比较担心 , 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尽量缩小它表面蛋白的成分 , 就选了跟受体结合区的部分 , 这对于病毒进入细胞很重要 。
DeepTech:腺病毒疫苗也与刺突蛋白有关系吗?
张林琦:我们是用腺病毒表达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区 。 通过比较多种抗原设计 , 我们发现受体结合区域蛋白诱导中和抗体的能力远远高出其它的疫苗 。
DeepTech:做疫苗的开发和做抗体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张林琦:因为抗体本身对病毒有很强的抑制效果 , 所以可以作为一个药物来使用 , 也可以用于高危的人群 , 包括医务人员、志愿者、患者家属这些没有感染的人做预防 。 抗体在体内可以直接起到保护作用 , 打一针马上就能起作用 , 可能一个月、两个月里没有感染风险 。
但是抗体是个大分子 , 它在体内会衰变 , 浓度会越来越低 , 只能作为相对短期的高效药物 。 对疫苗来说 , 我们是把新冠病毒蛋白作为抗原 , 或者说其蛋白一部分打到体内之后 , 诱导体内产生抗体或者T细胞反应 , 来维系我们抗病毒的效果 , 其效果不仅强 , 还具有记忆功能 ,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免疫系统具有很强的记忆功能 , 所以疫苗有长期的保护效果 。
DeepTech:如果恢复期患者体内的抗体过两个月就消失的话 , 是不是相当于我打了疫苗可能也就保护两个月 , 是这个概念吗?
张林琦:其实不同恢复期患者体内抗体的质量和数量有很大的差别 , 有些人很强 , 有的人很弱 , 有些人根本就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