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阿司匹林:高血压患者的“神药”,医生建议别乱吃


枸杞@阿司匹林:高血压患者的“神药”,医生建议别乱吃
文章图片
枸杞@阿司匹林:高血压患者的“神药”,医生建议别乱吃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医生开药后 , 都会发现除了降压药 , 降脂药之外 , 还会有一盒阿司匹林 。 那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要服用阿司匹林呢?我没有高血压也可以吃阿司匹林预防动脉硬化吗?
1.高血压病人为什么要用阿司匹林?小剂量阿司匹林是最常使用的抗血栓药物 。
控制血压 , 主要是为了控制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 , 包括心脏、脑、肾、大中动脉和眼底 。 而这些损害所对应的具体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脑梗塞、脑出血、蛋白尿、肾动脉狭窄、肾功能衰竭、外周动脉狭窄、眼底出血 。
这些靶器官损害除了有部分是因为高血压直接冲击导致的外 , 还有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 随之出现血管狭窄、血栓 , 并可致血管不完全或完全堵塞 。
高血压一旦发生 , 动脉粥样硬化即开始形成 , 内皮细胞功能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 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 因此 , 要改善患者的预后 , 应该综合干预 , 包括降压、降胆固醇、抗血小板(阿司匹林)等 , 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
2. 高血压病人什么时候需要使用阿司匹林?这还要从高血压时如何引起心脑血管病说起 。
第一阶段: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外在因素破坏下 , 动脉内膜出现破损 , 血中的胆固醇趁虚而入 , 然后又引发一系列的变化 ,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逐步发展 , 血管逐步狭窄 , 这个过程需要几十年 , 患者却毫无知觉 。
第二阶段:突然一天 , 斑块破坏 , 继发血栓形成 , 血管完全堵塞 , 就心梗脑梗了 , 这个过程是以分钟小时计 。
第一阶段预防的重点是管理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 ,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级预防 。
对于无心血管疾病、且心血管危险水平较低的人群 , 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不能获益 , 且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事件风险 。 而关于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应用争论 , 也源于此 。
第二阶段才是阿司匹林发挥作用的时候 。 所谓养兵千日 , 用兵一时 , 这就是二级预防 。
二级预防除非有禁忌 , 否则强烈建议终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
3.使用阿司匹林之前要先衡量利弊我们先看一下服用阿司匹林的好处:
(1)预防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动脉血栓性疾病;
(2)预防结直肠癌 。
我们再看一下服用阿司匹林的潜在风险:
(1)各种出血性疾病 , 最常见为消化道溃疡 , 最严重为脑出血;
(2)药物过敏;
(3)因属NASID类药物可能会加重肾功能障碍、痛风等;
(4)经济负担 。
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前 , 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 动脉粥样硬化越重 , 血栓风险越高 , 获益可能越高;脑出血风险越高 , 消化道溃疡风险越高 , 不获益甚至受害可能越高 。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内容建议 , 适宜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以下称ASCVD)一级预防的人群包括下列人群:
(1)10年ASCVD风险≥10%;
(2)糖尿病患者 , 年龄≥50岁 , 伴有以下至少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
(3)高血压患者 , 血压控制良好(<150/90 mmHg) , 伴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2项:吸烟、低HDL-C、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